最近,小紅書在海外多個國家和地區的App Store下載量排行榜上連續多日占據領先地位。有數據顯示,從1月8日至1月14日,小紅書在美國的移動應用下載量較前7天增長超過20倍,較2024年同期增長超過30倍。
從1月13日起,兩日內就有70萬自稱“TikTok難民”的美國用戶自發入駐小紅書。玩梗吸貓、分享美食、討論穿搭……中美網友之間熱絡坦誠交流,打破了信息繭房,讓互聯網連接人心、促進理解的初衷在這一刻變得生動而具體。
從技術層面看,小紅書的爆火凸顯了中國互聯網的技術優勢。平臺通過不斷優化深度學習算法,能夠較為精準地識別用戶的興趣點和需求,從而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穿搭、美食等圖片推薦。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語言障礙一直是制約跨文化交流的一大障礙,平臺集成的AI翻譯功能則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中美網友之間的語言隔閡,讓雙方交流更加順暢。在日新月異的互聯網領域,精準的推薦算法、簡潔直觀的交互設計以及豐富多樣的內容生態已成為吸引并保持用戶活躍度的核心要素。
中國社交軟件抖音海外版TikTok,在經歷短暫的暫停服務后,已恢復在美國的運營;與此同時,海外網友紛紛轉戰小紅書,與中國網友展開“對賬”互動、曬出自家萌寵……近期熱點事件看似集中于社交平臺企業本身,但其背后的支撐力量實則源自我國多年來在互聯網領域堅持不懈的創新與積累。
近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5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24年是我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30周年。30年間,我國互聯網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的跨越式發展,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互聯網基礎設施,構建起全球最大的網絡零售市場和網民群體。截至2024年12月,我國有3.31億人表示自己聽說過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占整體人口的23.5%;有2.49億人表示自己使用過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占整體人口的17.7%。這一數據不僅彰顯了我國在人工智能技術普及與應用方面的顯著成就,更為包括社交平臺在內的各類互聯網業務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和用戶基礎。
在社交影響方面,中美網友的互動為全球社交網絡格局帶來了新的變化,甚至有網友評價“中美網民正式建交”。一些海外用戶表示要學習中文,與此同時,敏銳捕捉到趨勢的互聯網大廠與新消費品牌紛紛在小紅書平臺上發布英文內容,巧妙借助這股“反向出海”的浪潮,吸引更多海外用戶的關注與認可,進一步提升自身品牌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
無論是TikTok的恢復運營,還是小紅書在海外市場火爆出圈,都是我國互聯網產業多年創新成果的集中體現。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用戶在中國社交平臺建立起新的社交關系,形成了獨特的社交圈子。這種跨地域、跨文化的社交互動,不僅豐富了用戶的社交體驗,也為全球社交網絡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未來,或許會有更多的中國社交平臺走向世界,吸引全球用戶的加入,共同編織一個更加緊密相連、多元共融的全球社交網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