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中午12點,沙坪壩區金沙時代小區。美團騎手彭龍魁把車停在小區門口,保安看見他胸前的“紅巖輕騎兵”標識,立馬打開門禁放行。
而在以前,外賣騎手要進入居民小區,常會被保安阻攔。
變化,源于一場改革試點。
【資料圖】
今年5月,沙坪壩區落地全國首個“騎手友好街區”,打造“騎手友好小區”“騎手友好校園”等友好場景,金沙時代小區是試點之一。
所謂“騎手友好”,即通過布設騎手地圖、允許騎手進入小區底層車庫通道等方式,盡可能為騎手“敞開大門”。
以金沙時代小區為例,離小區入口100米處設有“外賣劃線停車位”,供所有外賣平臺騎手使用,可同時容納4—5輛電動摩托車;一張醒目的“騎手友好社區”地圖指示牌豎立在路口,地圖上標注有騎手送件時所需要的各種信息,包括小區出入口位置、樓號、臨時休息點等。
“這些貼心服務,可以為我們節省近10分鐘配送時間。”外賣騎手張大儒說。
“目前,沙坪壩已劃設騎手專用停車位、臨時停車位400余個,增設充電服務設施36個、充電樁750個。”沙坪壩區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黃淞說。
“進門難”,從表面看是保安與騎手的沖突,本質上是基層治理如何與時俱進的問題,這個問題的解決要靠街道、物業、平臺、配送站點多方合作,形成常態化溝通和協作機制。
磁器口街道的三千城小區,是首批“騎手友好型小區”之一,物業為騎手開放了駕駛電動車進入地下車庫的綠色通道,騎手可通過地下電梯直達用戶家門口,而其進入小區的通行證就是“紅巖輕騎兵”標識。“紅巖輕騎兵”標識是基于對騎手日常表現、業務能力、綜合素質等多方考量后,由各街道發放,佩戴標識的騎手有小區通行便利優先權。
而在江北區部分小區,則是通過外賣平臺與物業雙方的數據對接,來簡化騎手進小區登記流程,騎手可掃碼一鍵驗證、快捷通行。
目前,“騎手友好社區”在全國已有5000余個,其中包括重慶巴南區、沙坪壩區、江北區等地的上百個小區。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騎手友好社區”目前沒有統一運行標準,因此有小區物業方擔心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在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法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沈建峰看來,要想常態化并有效推動“騎手友好社區”建設,要通過各方協商,進一步明確運行的相關規則,利用相關設施避免不必要的風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