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上汽通用別克官宣,昂科威Plus推出限時一口價,優惠后售價16.99-19.99萬元,與今年6月推出的指導價區間相比,對應車型價格均下調了6萬元。可以感受到,現在燃油車的生存環境有多么惡劣。
今年上半年,國內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突破50%,首次超過了傳統燃油車,意味著留給燃油車的機會在迅速減少。然而,作為一個已經擁抱純電的汽車媒體從業者,我認為目前燃油車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在某些車型上體現地尤其明顯。
第一類,是集智能、舒適、好開、省油于一身的。
這個很有代表性的是全新一代邁騰。在20萬價位的轎車中,無論燃油、插混、增程還是純電,邁騰的底盤體驗無疑是名列前茅的。新能源車由于體重較大,底盤調校相對困難。想要支撐夠,可能就會太顛,想要柔軟,一些大的動作可能就比較狼狽。即便如今很多新能源車都卷上了空懸+可變阻尼減振器,也未必有傳統油車的機械懸掛均衡。
另外,全新一代邁騰還給后排座椅升級了電動調節角度、座椅通風加熱按摩,把B級車的舒適性上限進一步拔高了。如果你在這個價位想選一臺自己開著爽,家人或者客戶坐著舒服的車,邁騰仍然是個很好的選擇。
這個品類選擇全新邁騰舉例,因為它確實稱得上最近一段時間燃油車的標桿,值得其他正在迷茫的燃油車學習。邁騰除了讓強項更強,更在弱項上下了大功夫。新的車機不說看齊了新能源的娛樂體驗,至少在流暢度、語音指令識別等方面表現良好,在常用功能上已經不輸新能源的座艙。
第九代凱美瑞也屬于這一類,8155芯片和CarPlay的加入,使得凱美瑞的車機體驗不再像“上世紀”的一樣。同時,凱美瑞依舊舒適、好開、省油,而且價格還降了不少。
所以,對于不方便持有新能源車的用戶來說,這樣的油車仍然值得購買,而且因為卷得不像樣的市場逼著他們增配降價,使得他們比以往更值。
第二類,是細分領域的強者。
前段時間我開著豐田格瑞維亞(賽那姐妹車)跑了2000多公里的長途,深刻體會到了豐田在家用MPV領域的功力。很明顯的一點,這臺車的儲物空間實在太好用了,光門板就有好幾層,能塞下不少零碎物件。中控位置的杯架有專門開槽,放手機正好合適。儀表臺下方的橫向平面,堆放手機、錢包、票據、紙巾等也非常順手,這還沒說巨大的扶手箱以及下方的鏤空儲物格。
當然儲物空間并不算難做,新能源廠家也可以借鑒,只是目前多數新能源MPV更希望打造高端的形象,這里挖一塊那里挖一塊有礙觀瞻,所以很少見到像豐田這種實用性拉滿的內飾設計。對于用戶來說,如果真的有很強的儲物空間需求,賽那和格瑞維亞就有不可替代性,這個時候能源形式就沒那么重要。
再者說,豐田的這套混動也是真的爭氣,市區通勤和長途旅行都足夠省油。那么大的車,跑高速也就不到7個油,算下來一公里油費不到5毛,純電MPV跑高速(在服務區充電)每公里費用也得3毛了。可見,在用車成本上,賽那和格瑞維亞并不處于明顯劣勢。
誠然,新能源MPV的出現,使得MPV車型在動力、配置、智能化等層面有了質的飛躍,也滿足了部分人群更細化的需求。但環顧市場一圈,會發現豐田賽那和格瑞維亞仍然是家用MPV的佼佼者,也難怪這倆車2024年1-8月總銷量接近10萬臺,作為對比,騰勢D9 DM-i銷量6萬多臺、嵐圖夢想家PHEV銷量2萬多臺、小鵬X9銷量1萬多臺。
除了MPV,部分燃油的越野車、性能車、跑車也具有獨特的魅力,他們可以和新能源車美美與共。
說這么多不是為了推銷某款車,而是希望大家能理解不同用戶群體的需求差異。目前輿論有點一邊倒的架勢,類似“2024了還有傻子買油車”的言論層出不窮。可能對于發表這樣言論的人來說,新能源確實更適合他們的用車場景,但中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的用車環境差異巨大,總有相當一部分人是更適合燃油車的。當他們做購車決策時,不僅要克服購置稅、油價的障礙,還得忍受網友的謾罵,這實在不是一個健康和諧的環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