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模目標過程:
(1)明確建模目標(模型覆蓋范圍)
(2)定義實體集(自底向上標識和定義實體集)
(3)定義聯系(實體間關聯關系)
(4)建立信息模型(構造ER模型)
(5)確定實體集屬性(屬性描述一個實體集的特征或性質)
(6)對信息模型進行集成與優化(檢查和消除命名不一致、結構不一致等)
概念設計是DB設計的核心環節。概念數據模型是對現實世界的抽象和模擬。
模型化的定義是什么?
為了達到某種加工目的,人們必須測量、建立和控制各種單元和過程系統的參變量。其中有些是人為設置的,如設備參數;有些是要調節控制的,如某些壓力、溫度和流量,稱為控制變量;有些是只測量而不控制的,稱為狀態變量。模型化是指把過程各變量之間的依賴關系歸納成數學方程組的工作過程。這種數學方程組也稱數學模型(或簡稱模型)。人們認識和研究客觀世界有三種方法,即邏輯推理法、實驗法和模型法。模型法是在客觀世界和科學理論之間建立起來的一座橋梁,通過這座橋梁,人們可以探巖系統的各個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