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金融脫媒產生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從居民角度看,在信貸管制、利率管制和外匯管制或者在高通脹環境下,居民為了獲得更高回報的資產,傾向于在金融市場上購買并持有收益相對較高的股票、債券、保險和基金等。
第二,從企業角度看,隨著金融市場發展,社會信用體系不斷健全,為企業提供了更為便利的融資渠道和更低廉的融資成本,企業也傾向于脫離銀行等受到管制的金融中介機構,通過直接融資方式獲取資金。
第三,從金融機構看,為了順應金融市場產品多元化,各金融機構不得不在傳統的直接與間接融資基礎上發展新的金融產品與服務以獲取利潤。總體來講,金融市場直接融資的快速發展不斷提高了金融市場的廣度與深度,推動了金融產品的多樣化,滿足了各市場主體多樣化的金融需求,拓寬了其融資渠道,這必然導致銀行在金融市場中的作用下降, 推動金融脫媒。
金融脫媒對金融行業帶來的影響有哪些?
金融脫媒將以銀行儲蓄為主的居民的家庭金融資產轉為一整圈資產為主。使更多的企業選擇通過債券、股票市場進行直接融資,因此活躍的資本市場將極大的降低他們的財務風險與融資成本。
給商業銀行帶來了機遇:
1. 企業機構、同業存款大額存款業務有著良好的發展機遇。
2. 證券質押貸款、融資融券等支持金融交易與金融市場的新型融資業務能夠獲得巨大的發展契機。
3. 給付結算業務會或得很大的發展機會。
4. 資金管理、現金管理、企業理財等咨詢類中間業務前景廣闊。
5. 促進非銀行金融機構與商業銀行的合作。
6. 商業銀行可以更加有效的管理風險,控制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