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信用貨幣?
信用貨幣是由國家法律規定的,強制流通不以任何貴金屬為基礎的獨立發揮貨幣職能的貨幣。世界各國發行的貨幣,基本都屬于信用貨幣。
信用貨幣是由銀行提供的信用流通工具。其本身價值遠遠低于其貨幣價值,而且與代用貨幣不同,它與貴金屬完全脫鉤,不再直接代表任何貴金屬。信用貨幣就是以信用作為保證,通過信用程序發行和創造的貨幣。信用貨幣是代用貨幣進一步發展的產物,成為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采用的貨幣形態,可以說,信用貨幣是金屬貨幣制度崩潰的直接后果。
信用貨幣有哪些?
1、期票:
在商品賒購交易中,資本家購進某種商品,可以不必支付現款,只需開出一張定期償付欠款的債務憑證交給對方。
2、輔幣:
輔幣多用賤金屬制造,一般由政府獨家發行,由專門的鑄幣廠鑄造。其主要功能是充當小額或零星交易中的媒介手段。
3、紙幣:
紙幣多數由一國中央銀行發行,其主要功能是承擔人們日常生活用品的購買手段。
4、銀行存款:
存款是存款人對銀行的債權,對銀行來說,這種貨幣又是債務貨幣。
現代信用貨幣的基本特征:
(1)中央銀行發行的信用貨幣是中央銀行代表國家發行的紙幣本位貨幣,本身不具有十足的內在價值;
(2)信用貨幣是債務貨幣,現金是中央銀行的負債,存款是商業銀行的負債;
(3)信用貨幣具有強制性,通過法律手段確定其為法定貨幣;
(4)國家可以通過銀行來控制和管理信用貨幣流通,把貨幣政策作為實現國家宏觀經濟目標的重要手段。
信用貨幣是以信用作為保證,通過一定的信用程序發行,充當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貨幣形態,是貨幣發展的現代形態。實際上是一種信用工具或者債權債務憑證。
現代信用貨幣包括現金和銀行存款兩種主要存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