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9月21日電 (記者 鄭瑩瑩)“據統計,2022年,上海無線經濟規模已超過5000億元,占GDP比重已超10%,位列全國無線經濟第一梯隊。”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湯文侃21日在上海的2023年無線電管理宣傳月啟動儀式上稱。
他表示,無線電管理工作是發展數字經濟、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支撐。
21日,很多上海市民都收到一條短信:2023年9月是第14個全國無線電管理宣傳月,無線促發展,管理保有序,電波傳申城,無線惠民生,無線電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9月21日,上海舉辦2023年無線電管理宣傳月啟動儀式。中新網記者 鄭瑩瑩 攝
什么是無線電,無線電如何讓城市生活更美好?又與普通老百姓有何關系?
根據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華東分院聯合發布的《上海市無線電頻率利用白皮書》的內容,無線電波是一種看不見的電磁波,指頻率在3000GHz(吉赫茲)以下,不用人造波導而在空間傳播的電磁波。
無線電其實與大家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無線電頻段中的特高頻是指300MHz(兆赫茲)至3000MHz之間的頻段,這是數字寬帶通信的主干道,2G、3G、4G移動通信、地面數字電視廣播以及Wi-Fi、藍牙等都使用這段頻率。
上海市無線電監測站辦公室主任盛峰在受訪時稱,這幾年,新的無線電技術蓬勃發展,比如物聯網、智能車聯網、5G等等,這些其實跟市民生活息息相關,也對傳統的無線電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為無線經濟高地,上海正積極利用無線電開拓數字經濟。上海市寶山區委常委、區政府黨組成員王鼐表示,無線電應用激發了數字經濟活力。當前,寶山區正依托科創轉型推動產業轉型,通過高效利用頻譜資源,開辟產業數字化轉型“新藍海”,找準數字經濟“新賽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