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主要是什么?
償還期
償還期是指借款人拿到借款開始,到借款全部償還清為止所經歷的時間。各種金融工具在發行時一般都具有不同的償還期。從長期來說,有l0年、20年、50年。還有一種永久性債務,這種公債借款人同意以后無限期地支付利息,但始終不償還本金,這是長期的一個極端。在另一個極端,銀行活期存款隨時可以兌現,其償還期實際等于零。
流動性
這是指金融資產在轉換成貨幣時,其價值不會蒙受損失的能力。除貨幣以外,各種金融資產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不完全流動性。其他的金融資產在沒有到期之前要想轉換成貨幣的話,或者打一定的折扣,或者花一定的交易費用,一般來說,金融工具如果具備下述兩個特點,就可能具有較高的流動性:第一、發行金融資產的債務人信譽高,在已往的債務償還中能及時、全部履行其義務。第二,債務的期限短。這樣它受市場利率的影響很小,轉現時所遭受虧損的可能性就很少。
風險性
指投資于金融工具的本金是否會遭受損失的風險。風險可分為兩類:一是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的風險。這種風險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債務人的信譽以及債務人的社會地位。另一類風險是市場的風險,這是金融資產的市場價格隨市場利率的上升而跌落的風險。當利率上升時,金融證券的市場價格就下跌;當利率下跌時,則金融證券的市場價格就上漲。證券的償還期越長,則其價格受利率變動的影響越大。一般來說,本金安全性與償還期成反比,即償還期越長,其風險越大,安全性越小。本金安全性與流動性成正比,與債務人的信譽也成正比。
收益性
是指金融工具能定期或不定期給持有人帶來收益的特性。金融工具收益性的大小,是通過收益率來衡量的,其具體指標有名義收益率、實際收益率、平均收益率等。
由于金融工具具有表外風險,國際會計準則和美國公認會計原則均要求操作金融工具的企業在財務報表的主體和附注中披露金融工具的信息。規定的會計處理大多數與衍生金融工具的會計處理則包含在應付債券、投資、股東權益等準則之中。
金融工具的重要意義是什么?
金融工具創新能增強金融市場上金融商品的種類,完善中國金融市場類型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金融工具創新速度逐步加快,新的金融工具不斷涌現,這大大地豐富了中國金融市場上金融商品的種類,與此同時,由于國庫券、商業票據、債券、股票、基金等新的金融工具的出現,帶動相關金融市場的產生和發展。當前,一個由同業拆借市場、商業票據市場、大額存單市場等貨幣市場以及國債市場、公司債券市場、股票市場等資本市場構成的金融市場體系已經確立。但是,也應當看到,由于中國金融工具創新受到各方面條件的限制,特別是衍生金融工具創新方面還很不夠,因而,金融市場體系還不夠完善。故此,加大金融工具創新的力度,必將進一步促進金融市場的發展,完善中國金融市場類型。[5]
金融工具創新能增加金融市場主體規避風險,投資盈利的機會和手段,擴大中國金融市場的規模
不同的金融工具,由于其在償還期、流動性、安全性以及收益率等方面各不相同,因而可以滿足市場參與者不同的金融需求。通過金融工具創新,金融市場主體能夠有更多選擇的余地,以形成自己的資產組合,大大地增強了他們規避風險,投資盈利的機會和手段,進而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加入到金融市場中來,不斷地擴大金融市場的規模。
金融工具創新能夠為中國金融市場與國際接軌創造條件
近二十年來,中國金融市場已獲得了較大的發展,金融工具種類不斷增加。但與國外發達國家,甚至一些新興市場國家和地區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當前,中國金融工具種類仍然偏少,金融市場規模小、類型不齊、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仍未能實現可自由兌換。因此,加大金融工具創新的力度,逐步豐富金融商品的種類,對于擴大中國金融市場的規模、完善金融市場的類型,進而推動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使中國國內金融市場融入國際金融市場之中,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實現中國金融市場的國際化有著重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