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定價高的原因是什么?
1、過去新股發行長期形成的“新股不敗”現象,讓投資者對注冊制新股高價發行所帶來的破發風險認識不足,盡管注冊制新股發行出現了上市首日破發的現象,但投資者仍心存僥幸,認為自己中簽的新股不會破發,還是選擇踴躍打新,導致新股發行始終處于供不應求狀態,新股發行價也因此而走高。
2、市值配售打新方式帶來的負面影響。取消了23倍市盈率限制后,市值配售不再是投資者的福利,甚至會給投資者帶來打新的風險,在全面注冊制的市場環境里繼續實行市值配售,讓投資者沒錢也可以打新,從而導致新股發行的虛假繁榮,并推動新股發行價格的走高。
3、詢價制度沒有體現市場化發行的原則。在經歷了2020年某某新材的“三低”發行之后,管理層對新股詢價制度進行了修改,從而引導詢價機構報高價。畢竟報高價的機構可以參與網下配售,而報低價的卻被淘汰出局。并且報高價的機構并不需要按自己的高報價認購新股,而是按最終確定的發行價來認購新股,這就讓報高價的機構成為受益者。
4、保薦機構為了收取超額保薦費用而推高新股發行價格。注冊制新股高價發行的現象,保薦機構是背后的策劃者,高價發行新股的目的就是為了收取高額的保薦費用。
總的來說,實行注冊制之后,打新股不再可以閉眼賺錢,破發將會成為常態,所以投資者參與打新還是要有所謹慎,要合理分析個股的基本面。
新股的漲幅為何是44%?
在A股市場上,個股的漲跌幅為10%,一些被特別處理的個股漲跌幅為5%;但是新股首日漲跌幅不止10%。
根據交易所規定:新股上市首日集合競價有效階段為發行價的上下20%;在連續競價階段,盤中成交價格較當日開盤價首次上下10%,進行臨時停牌,盤中成交價格較當日開盤價上下20%,不實施臨時停牌。即新股首日漲停為集合價上漲20%,連續競價在此基礎上再上漲20% 。因此新股首日的漲幅=1×(1+20%)×(1+20%)-1=44%。
比如,小王,中簽某一只新股,其發行價為10元,該股在發行首日漲停,其漲停之后,股價=10×(1+20%)×(1+20%)=14.4元。
當日也存在新股首日漲幅略超過44%的情況,在首日之后,其漲幅恢復為10%。
關鍵詞: 新股定價高的原因 新股的漲幅為何是44 保薦機構 詢價制度 市值配售打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