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水節是中國哪個民族的傳統節日
潑水節是我國傣族的習俗,除此之外,我國的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也過潑水節。中國傣族節期在傣歷六七月(清明節后十日左右),現已固定在公歷4月13至15日。節日期間,人們相互潑水祝福,并舉行拜佛、賽龍舟、放高升、點孔明燈等活動。
潑水節三天分別叫什么
第一天為“麥日”,類似于農歷除夕,傣語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舊。此時人們要收拾房屋,打掃衛生,準備年飯和節間的劃龍舟、放高升、文藝表演等各種活動。
第二天稱為“惱日”,“惱”意為“空”,按習慣這一日既不屬前一年,亦不屬后一年,故為“空日”,這天通常要舉行潑水活動,紀念為民除害的天女,以圣潔之水消災免難,互祝平安幸福;
第三天叫“麥帕雅晚瑪”,據稱此麥帕雅晚瑪的英靈帶著新歷返回人間之日,人們習慣將這一天視為"日子之王來臨",是傣歷的元旦。
關鍵詞: 潑水節是哪個民族的傳統節日 潑水節三天叫什么 農歷除夕 麥帕雅晚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