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房價下跌遭批
今年11月,香港股市的一些內地地產股突然暴跌,被瘋狂拋售,股價瞬間暴漲暴跌。一個大陸地產股甚至在下午暴跌近90%,市值從300多億港幣跌至幾十億港幣,太可怕了。毫不夸張地說樓市血流成河。另一只內地地產股盤中,暴跌70%,房價面臨崩盤,連著名的龍湖集團也暴跌逾9%。內地地產股紛紛暴跌。
很明顯,很多人只是覺得房價要跌,要大跌。擔心房價下跌,在門戶網站的查詢中,7位成年人表示不擔心房價下跌,因為房價下跌“有利于大眾”;同樣多的人認為去庫存是為了“降低房價,讓每個人都能買得起”。
房價的大幅下跌意味著房主的財富大幅縮水。為什么說“有益于大眾”?有房的人不是公家是真的嗎?更何況,如果現在的房價要降到“人人都買得起”,那么至少要減半。
房價即將下跌的征兆有哪些?
第一,開發商撤離
開發商手里應該有很多建設工程,而一般新項目開建前,相關人士都會根據國家政策、人們購房熱情等因素判斷未來房價預期,進而確定自己的投入成本,如果發現樓市不景氣,那就意味著最終到手的利潤可能會縮水,為了確保自身利益,可能短時間內沒有人愿意到這里開發。因此,如果你發現自己所在城市,出現開發商大量撤離的情況,說明房價要下跌了,打算買房的,一定要打起十二萬分精神,以免沖動踩坑,建議優先選購現房,既能確保房子質量,又能避開爛尾等的風險,安全性更有保障。
第二,人口大量外流
任澤平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房地產發展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如果一個城市人口嚴重外流,那么房價大概率會下跌。因為大量年輕人外出打工,意味著這里的人口紅利將減少,消費中間力量缺失,不光經濟發展不起來,人們的購房需求也會慢慢降低,房子建好卻沒人買,空置率增加,后期貶值風險非常大。如果沖動入手,沒人愿意做接盤俠,想轉手很有難度,最后多半得砸手里。
第三,賣房廣告激增
商家投放廣告,主要就是為了提高商品知名度,讓更多人了解它、關注它。而一般樓市行情好的時候,即便不四處打廣告,也能吸引很多人來看房,房子不愁賣,但是如果你發現身邊突然多了很多房地產銷售廣告,那就說明房子變得不好賣了,開發商為了刺激人們的購房欲望,就會加大樓盤宣傳力度。
第四,房產中介大量關門
對于房產中介來說,房子賣得好,大家收入才會更有保障,一旦房子不好賣了,很可能會面臨降薪裁員,甚至關門倒閉的情況。所以當你發現自己周邊,有許多中介門店關門或者轉讓,說明房價很可能要降了,如果你入手了沒有優質配套支撐的房子,資產將大幅縮水,非常不劃算。
第五,土地流拍
土拍市場其實能很好的反映樓市發展。如果樓市發展好,開發商們肯定會搶著拍地,獲取更大利潤,土拍市場將十分火熱,但是當你發現土地流拍,說明房地產市場很可能變得不景氣了。
第六,房鬧不斷
假如我們剛買了房,就發現房價開始下跌,心里肯定不平衡,難免會跑去售樓處“鬧事”。所以當你發現周邊頻發房鬧,政府又沒有及時干預的話,人們的購房積極性可能會受到影響,房價繼續下跌也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