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急性心功能不全?
急性心功能不全是指由于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癥、心律失常、血壓過高或身體血管內的血容量過多等原因引起的心臟結構和或功能的急性變化。導致心臟泵血量急劇下降,不能滿足器官和組織的血液灌注需要的一種危重狀態。嚴重時,可發展為心力衰竭最常見的是急性左心衰竭。
這種狀態下病人可能出現嚴重呼吸困難需要端坐呼吸,還可能咳泡沫痰。嚴重的時候可出現口唇青紫、大汗、口鼻處涌出大量粉紅色泡沫液等。
急性心功能不全能治愈嗎?
需要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判斷。 急性心功能不全伴有臨床癥狀一般稱為心力衰竭,多與心肌損害、心臟負荷過重以及心室前負荷不足等因素有關。根據NYHA分級可分為Ⅰ級、Ⅱ級、Ⅲ級和Ⅳ級,如果患者屬于Ⅰ級或Ⅱ級,多提示心臟功能受損比較輕微,一般不會影響正常生活,積極采取治療,一般可以治好;如果患者處于Ⅲ級或Ⅳ級,多提示心臟存在明顯的器質性病變,已經嚴重影響正常生活,往往預后較差,通常難以治好。
關鍵詞: 急性心功能不全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急性心功能不全能治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