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途徑有效培養孩子閱讀習慣?
途徑一,與孩子一起,家長讀孩子聽。
途徑二,與孩子一起共讀。即由孩子讀,當孩子遇到認不了的字時,由家長讀出來,這樣就可以從家長讀書到孩子自己讀書的一個過度。
途徑三,放手讓孩子自己讀書,要求讀各個類型的書,更偏重于量的需求。
途徑四,讀書更重在“質”的要求。讀完一本書之后,必須知曉:一則,書名;二則,作者;三則,主人公;四則,哪一點讓孩子印象深刻;五則,哪里讓你感動;六則,哪些句子或者情節有感覺;七則,讀后的總體感知。
途徑五,摘抄成為必須。一則,名句,名段;二則,感悟深刻的句子;三則,描寫精彩的語句;四則,文章內容語言和結構的思考學習。四則,對讀書的幾點小結。
途徑六,不斷感悟讀書的樂趣為重點。讀書成為習慣,成為必須。為此,孩子一當愛上閱讀,那么,就將有利于孩子更好地學習。
途徑七,營造讀書的條件和氛圍。一則,家里任何一個地方,都能隨手拿到書,二則,每天至少有近一小時的閱讀時間;三則,固化一家人的每天閱讀時間,一般可以是晚上7到8家里所有人都手拿一本書,各自忘情于閱讀。四則,留出一段時間來進行閱讀交流,家長尤其需要全身心投入聽孩子的見解。五則,周末閱讀必須要有質量保證。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1.選擇合適的繪本
給孩子選繪本的時候,一定要選適合孩子年齡段的。太簡單的話,孩子會覺得沒有意思;太難的話,孩子有可能會產生畏難情緒。像1歲的孩子,主要是視覺的刺激和玩樂;2歲的孩子,要選擇字少圖多的;3歲的孩子,宜選擇情節簡單,不要太長的圖書。
2.父母舍得花時間
家長不要覺得陪孩子讀繪本是浪費時間的事情,這其實也是一種投資。爸爸或媽媽可以選擇一個固定的時間給孩子講繪本,并且堅持下去。時間長了,到點孩子就知道該看書了。
3.創造閱讀的環境
孩子的閱讀習慣,在一定程度上也取決于環境。而這里的環境可以分為兩部分,一個是書架、書房等空間的設置;另一個是家庭的閱讀氛圍。條件允許的話,父母可以為孩子入手一個書架,高度最好是孩子能夠到的,這樣孩子就能自己拿放。
4.要有互動
父母在和孩子一起讀書的時候,不要只是干巴巴得讀書上的字,能做到抑揚頓挫,聲情并茂,再加上肢體語言會更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像我如果給孩子講到有趣的情節時,會和孩子模仿,情景演練,這樣的方式孩子會更喜歡。
5.鼓勵孩子自主講故事
講故事不是父母一個人的事,也應該鼓勵孩子自己來講。比如拿到一本新的書,可以讓孩子嘗試看著圖畫內容講一個故事。家長千萬不要小看孩子講故事的能力,有時候他們講的可能比原本的故事還有意思。這種方式既能鍛煉孩子的想象力,也能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