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3月7日,市委書記蔡松濤到浉河區調研茶產業、預制菜工作,強調要立足優勢、科學謀劃,提升產業發展水平,以茶文化節為平臺,打響信陽茶、信陽菜品牌。
茶莊經濟的發展能夠延伸信陽茶產業鏈、生態鏈、價值鏈,助推茶旅一體融合發展,因而備受重視。此行,蔡松濤先后前往董家河鎮豫茗茶莊園、車云茶社,浉河港鎮文新茶村,譚家河鄉融心茶坊,十三里橋鄉豫信茶坊等地,訪茶園、進車間、看展廳,了解茶莊園建設、茶衍生品生產經營以及旅游接待能力等情況,詢問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不時與市、區、鄉及相關企業負責人探討茶旅融合發展的新路子。他強調,茶企要以開放的心態打開大門,以茶為媒,依托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旅游資源,借助專業團隊的力量,加大與知名企業的合作力度,推出特色茶旅融合項目。同時通過制茶大師、非遺傳承人等“頭雁”示范帶動作用,進一步培育壯大茶產業,推動茶旅融合發展。地方政府要注重資源的優化整合,為企業搭建好平臺,擴大和提升我市茶產業的規模、質量及品牌影響力。
作為信陽塑造美好生活、實現綠色崛起的重要經濟支撐點之一,信陽預制菜產業的發展同樣備受關注。蔡松濤又來到五星街道辦事處盛恒餐飲配送服務公司、東雙河鎮國家農業科技園園區調研預制菜配送服務、園區建設等情況。看著燃氣爐上熱氣騰騰的“八大碗”信陽預制菜,蔡松濤很高興,對公司緊抓產業發展風口,成功研發了一批信陽菜預制菜單品給予肯定。他強調,信陽餐飲文化有著豐富的底蘊,要加快制定行業標準,注重打造特色品牌,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推動信陽菜產業化、品牌化發展,讓信陽預制菜占領舌尖,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在浉河區茶產業指揮平臺調研茶產業溯源體系建設情況后,蔡松濤主持召開了座談會,聽取茶產業、預制菜產業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研究相關措施,強調要廣泛征求意見,盡快形成信陽茶葉產業化發展可行性研究成果。要以茶為魂,打造一批具有信陽特色的茶莊園品牌。要以茶文化節為時間節點,抓緊時間“走出去”,招引一批國內知名茶企落戶信陽,實現合作共贏。
楊進、呂旅、柳自強參加調研。
關鍵詞: 信陽市委書記蔡松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