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記者從重慶小面快消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暨第三屆中國重慶小面文化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日前重慶出臺了針對生產預制小面的地方標準——《重慶小面生產技術規范》,推動小面工業化發展,讓重慶小面這張美食名片形成更多拳頭產品和知名品牌,讓消費者吃得舒心放心。
小面如何實現工業化?市經信委副主任羅莉介紹,小面工業規模化首先需要統一標準。《重慶小面生產技術規范》規定,預制小面必須是以堿面為主要原料,以油辣椒包和調味液包為主要調味料,輔以澆頭包、原湯包、炒貨包、脫水蔬菜包、醬腌菜包等一種或幾種配料包,制成的具有麻辣鮮香等重慶地方特色風味的預包裝食品。
小面好不好吃,核心是油辣椒。《重慶小面生產技術規范》特別對油辣椒生產工藝流程(包括原料、預處理、配料、炒制、淋油、冷卻等)進行了規范。除此之外,還對預制小面的生產場地環境、廠房和車間、加工要求、設施與設備、包裝、標簽標志、產品的貯存和運輸等進行了明確。
羅莉表示,下一步,我市將建設重慶小面產業園,重點培育小面市場營銷、技術創新、品牌培育、共享標桿工廠等業態,示范帶動重慶小面工業化高質量發展。到2025年,我市將創建1個小面產業示范基地、3個小面產業建設基地,重慶小面產業鏈工業產值規模突破300億元,基本形成較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條。到2026年,我市將培育形成30個以上拳頭產品和知名品牌。
據介紹,目前,全市小面門店約有8.4萬家,全產業鏈從業人員超過50萬人,年產值400多億元。(鄭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