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寬又叫頻寬是指在固定的的時間可傳輸的數據量。上行帶寬就是本地上傳的帶寬,一般server的上傳帶寬需求比較大。簡單的說,指的是你上傳的帶寬。或者說是你電腦上的數據到網上的速度。 下行速率一般是你從網絡上的主機下載速度,一般ADSL上網方式上行與下行速率是不對稱的,一般下行速率比較高,上行比較低。現在普通是上行:386Kb,下行:512Kb。 注意速率與實際速度是有區別的,一般需要除以8 ,所以實際速度只有50K左右。在計算機網絡中,帶寬用來表示網絡的通信線路所能傳送數據的能力,因此網絡帶寬表示在單位時間內從網絡中的某一點到另一點所能通過的“最高數據率”。帶寬一般用bps(比特秒)來表示,即每秒中多少比特。例如我們常說的10M帶寬,是指10Mb/s,也就是說數據傳輸速率為每秒10M。我們通常所說的將用戶的帶寬限制為幾M,也就是說允許用戶每秒種傳輸幾M的數據量。
帶寬限制的解決方案有哪些?管理員可以使用下列方法來節省IPWAN鏈路的帶寬。
1、使用低帶寬編碼:如果管理員使用了低帶寬(壓縮)編碼,那么以G729編碼為例,數字化語音包只需要8kbit/s帶寬,或者需要大約26 kbⅣs來傳輸RTP流;而使用G711編碼的數字化語音包則需要64kbit/s帶寬,或者需要大約87kbit/s來傳輸RTP流。上述帶寬是基于PPP或幀中繼頭部(6字節)計算得來的,若使用其他二層頭部,則帶寬數量會發生相應變化。
2、使用RTP頭部壓縮:如果管理員使用了RTP頭部壓縮(cRTP)技術,那么就可以把IP、UDP和RTP頭部壓縮為2~4字節,而如果未使用cRTP,這些頭部則為40字節。cRTP是針對每條鏈路啟用的,需要在點到點WAN鏈路的兩端都進行配置。因此管理員應該有選擇的在低速WAN鏈路上啟用cRTP,通常在低于768kbit/s的鏈路上啟用。沒有必要在所有快速wAN鏈路上逐跳啟用cRTP。
3、部署本地信號器或禁用遠端信號器:如果無需使用語音提示,管理員就可以為那些沒有本地信號器的CiscoIP電話禁用信號器功能。否則,管理員可以部署本地信號器。CUCM只支持運行在CUCM服務器中的IP Voice streaming Application服務所提供的媒體信號器。因此只有在部署了本地CUCM集群,或者部署了跨越IP WAN集群的環境中才可以實施本地信號器。
4、部署本地會議橋:如果管理員部署了本地會議橋,那么當會議的所有參與者都與會議橋位于同一站點時,無需占用IP WAN鏈路來傳輸流量。
5、部署本地MTP:如果需要使用MTP(介質端接點)的話,管理員可以針對每個站點部署本地MTP,這樣可以避免通過IP WAN鏈路來使用MTP服務的情況。
6、部署編碼轉換或混合會議橋:如果并非所有端點設備都支持低帶寬編碼,管理員就可以部署編碼轉換特性,這樣可以在跨越IP WAN鏈路時使用低帶寬編碼,然后再將語音流的編碼從G729轉換為G711。針對本地會議參與者使用G711編碼,而遠端會議參與者使用低帶寬編碼的情況,管理員可以部署混合會議橋并在網關中部署硬件DSP,以此來支持使用不同編碼的會議參與者。
7、部署本地MOH服務器(由本地CUCM服務器提供)或使用組播MoH(由分支路由器Flash提供):部署本地MOH服務器意味著每個站點都部署了CUCM服務器。因此對于集中式呼叫處理模型(并不是所有站點都部署了CUCM服務器)來說,建議管理員使用分支站點路由器Flash提供的組播MOH。這樣做就避免了通過IP WAN鏈路來傳輸MOH流量。如果無法通過分支站點提供MOH,那么管理員應該使用組播MOH來代替單播MOH,這樣做可以減少IP WAN鏈路上傳輸的MOH流的數量。部署組播MOH需要在傳輸MOH的IP網絡中啟用組播路由。
8、使用CAC來限制語音呼叫的數量:在CUCM或網守中使用CAC,以此避免出現過多的語音呼叫超額訂閱WAN帶寬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