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文暉
確定了!蘋果要和阿里巴巴合作推進AI大模型技術。
13日,在阿聯酋迪拜舉辦的一場峰會上,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董事局主席蔡崇信確認了這一消息。
強強合作,必然備受關注。
根據公開報道,此次合作將會涉及多個方面。
在技術整合方面,阿里巴巴的AI模型將深度集成至iOS系統,覆蓋語音交互、圖像生成、個性化推薦等功能模塊。同時,阿里需要遵循其隱私合規要求,蘋果強調用戶數據將遵循其全球隱私保護標準,確保本地化服務與隱私安全的平衡。
另據報道,雙方合作的功能預計在2025年4月隨iOS18.5版本更新向用戶開放,首批適配機型為iPhone16系列及后續新品。
引用蔡崇信的話,“蘋果一直非常挑剔,他們與中國的多家公司進行了交談”。那么,蘋果為何會選擇阿里?
首先,阿里在數據合規與本地化運營上有優勢。中國相關法律對外資企業數據存儲和處理有要求,阿里云能提供符合監管的云服務基礎設施,幫助蘋果規避數據跨境風險。
其次,生態協同效應明顯。支付寶擁有龐大用戶群體,AI功能可深度融合支付場景,淘寶的消費數據還能為用戶提供個性化AI推薦。
再者,技術互補性強。阿里達摩院的NLP(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對中文方言、網絡用語支持更好,能提升Siri對中文的理解能力,而且,通義千問大模型與蘋果M系列芯片結合,還有望推出離線AI功能。
同時,阿里有高并發服務經驗。在支持“雙十一”等高并發場景中積累的經驗,能確保AI服務在大規模用戶使用時的穩定性和流暢性。
牽手阿里,推進AI功能應用,可以說是蘋果破局一招。
據第三方調研機構數據,2025年1月中國手機市場激活量排名中,蘋果以451.12萬臺的激活量位居第五,市場份額為13.71%,且出現了同比負增長,激活量減少了5.6%。
在2024年,蘋果在中國的出貨量下降了17%,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年度銷售降幅,且全年四個季度均出現收縮。
此次成功“牽手”對于阿里巴巴和蘋果公司來說,可謂雙贏。
蘋果可以借助阿里在AI領域的技術優勢,快速提升iPhone在中國市場的AI功能,更好地滿足中國用戶需求,有助于挽回部分市場份額,提升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形象,為未來產品創新和業務發展提供新思路和方向。
同時,蘋果龐大的用戶群體和強大的品牌影響力,也將有助于阿里巴巴的AI技術在全球范圍內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和認可,提升其在AI領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還有望帶來更多商業機會,推動阿里云等業務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