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寶鎮油菜播種現場。黃瑜亮攝)
眼下正是秋季播種的關鍵時期,四川南充市嘉陵區各地的秋播秋種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廣袤田野里,農機的轟鳴聲、農戶勞作的身影,共同構成了一幅生動的農忙畫卷。
秋播秋種 保障“米袋子”“油瓶子”“菜籃子”
10月29日,在嘉陵區金寶鎮土橋院村現代產業園,村民們將用完的飼料袋自制成斜挎包,裝滿種子或肥料,一人播種一人施肥,配合默契。與此同時,播種機在田間高效運作,翻整土地、播種小麥一氣呵成。
“我們從10月25日開始播種,每天都有20多人和1臺播種機配合作業,一天大概能夠播種120余畝小麥。”土橋院村黨支部書記李道洪介紹,為提高小麥產量,今年土橋院村引入了新品種南麥941,該品種具有高抗條銹病、抗倒伏力強等優勢。同時還采用了復合肥和磷肥套用的方式,為小麥提供充足的養分。成熟后預計每畝產量能達到700余斤,產值將達到50萬元以上。
據了解,金寶鎮今年預計播種小麥近1萬畝,目前已完成70%,6000余畝油菜已播種完成,蔬菜種植已全面完成,預計將在11月15日前完成全鎮所有的秋種工作。
目前,嘉陵區各地掀起了秋播秋種的熱潮,金寶鎮只是其中一個生動縮影。近年來,嘉陵區緊緊圍繞持續穩產保供這一目標,高度聚焦“米袋子”“油瓶子”“菜籃子”工程,全力以赴保障秋播工作的順利開展,為嘉陵區農業的穩定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為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提供有力保障。
“今年我區已完成蔬菜種植8.2萬畝,比去年增加3000畝左右,預計種植油菜18萬畝、小麥21.5萬畝。”嘉陵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全區將繼續加大農業投入力度,持續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為實現鄉村振興貢獻更大力量。
農技助力 提升農業生產科技含量
為提高小麥種植的效率和質量,10月31日,嘉陵區農業農村局在龍蟠鎮召開了小麥高質高效播種現場觀摩培訓會議。此次培訓會議結合嘉陵區的生產基礎條件和小麥生產實際,為與會的農業服務中心人員和業主們詳細講解了旱地整地備種、兩季田開溝排濕、不同類型品種分區布局、適宜良種選擇、種子處理等田間綠色高效管理技術。
在培訓現場,一臺“2BMF-12稻茬麥免耕施肥播種機”吸引了眾人的目光。該播種機在田地里來回穿梭,高效地完成了施肥、旋地、播種、覆蓋等工作,極大地簡化了小麥種植流程,提高了種植效率。“這種技術實現了農機與農藝的高效融合,不僅降低了人工成本,還精準控制了用肥量,是小麥種植方式的一次創新。”南充市農業科學院副研究員、麥作所所長蔣進介紹。
“確實比傳統人工種植小麥方便多了,通過這種技術完全可以實現小麥種植全程機械化。從目前的播種效果看,除提高效率外,每畝還可以節省不少成本。”一名業主說。
入秋以來,嘉陵區農技培訓就已陸續組織開展。10月初,為認真落實“天府糧倉·百縣千片”建設行動部署,全力提升轄區油菜播種面積和單產水平,全市油菜高質量播種現場觀摩培訓會在嘉陵區大通鎮召開。在該鎮車水灣村油菜機械化抗濕播種示范現場,兩臺氣送式油菜精量聯合播種機在田地里來回穿梭,一次性完成了開廂溝、旋耕、精量播種、施肥等多道工序。
培訓會上,四川農業大學有關專家為在場的農技站、農業服務中心負責人以及業主代表講解了該播種機的操作方法及優勢,并從全省油菜播種機械化生產現狀、油菜抗濕機播關鍵技術研究等方面為參會人員做了培訓。
嘉陵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還將扎實有序推進農民教育培訓工作,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培養一支高素質農民隊伍,繼續致力于推廣先進的農業技術和機械設備,以科技創新推動農業現代化。
加強監管 確保農資安全穩定供應
近日,在嘉陵區李渡鎮的各個農資市場、商鋪里,區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手持檢查記錄本,逐一核對農資產品的標識、生產日期和合格證明,確保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產品的質量和供應。
連日來,區農業農村局聯合相關部門對轄區內各鄉鎮及街道的農資市場、商鋪進行了全面檢查,加大對農資市場的監管力度,嚴厲打擊假冒偽劣農資產品,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該局相關負責人說,此外還組織了多場農資知識培訓活動,向農民傳授科學種植技術,幫助農民了解如何合理使用農資產品,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接下來,將繼續密切關注農資市場的動態,確保農資供應穩定,為農民秋耕生產提供有力支持,并為他們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
近日,在嘉陵區金鳳鎮,市農科院相關技術人員走進田間,向業主提出了精量播種、平衡用肥、分段施肥等指導意見,能使每畝田用肥比以往節約20公斤左右。
據了解,市農科院在金鳳鎮設立了專家工作站,既能夠實時監測農作物生長情況,為實驗提供精準數據,還能幫助農民了解和掌握新技術,從播種、田間管理、病蟲草害的防治到收獲每個環節都悉心指導,確保實現科學管理,提高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
為確保秋播秋種工作的順利開展,區農業農村局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積極采取措施,確保農資供應穩定,為農民提供全面支持,吹響農業生產“沖鋒號”。“我們制定了秋播秋種工作方案,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密切配合、及早動手,做好農資儲備調運,確保重要農資貨源充足、質量可靠、價格穩定。”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同時,還組織了農技、種子、農機、植保等方面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服務,做好秋播政策和技術宣傳培訓,為秋播秋種安全生產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