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商報 作者:苗露
在市場整體震蕩調整、行業主題持續輪動的2023年三季度,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ETF”)不斷擴容。三季度ETF發行加速,新發ETF數量與規模較前兩個季度均實現增長。其中,股票型ETF獲得了超2500億元資金的凈流入,寬基指數ETF更是成為資金加倉的主戰場。
(相關資料圖)
9月ETF發行規模達156.79億份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年內新成立ETF共有107只,發行總份額合計超752億份。其中,三季度新成立的ETF達49只,分別較一季度和二季度增長24只、16只;發行規模為330.29億份,分別較一季度和二季度增長127.24億份、110.76億份。
具體來看,三季度中有兩個月份的發行份額在100億份以上,而前九個月中僅有5月份、7月份和9月份三個月份的發行份額達100億份以上。同時,9月份的ETF發行規模以156.79億份創出年內新高。
從三季度發行的單只產品規模來看,有11只ETF發行份額在10億份以上。其中,博時上證科創板10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規模最大,發行份額為26.61億份,同時也是年內發行規模最大的ETF產品。而工銀瑞信中證國新央企現代能源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國泰上證科創板10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等基金的發行份額也較大。
星圖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黃大智表示,導致三季度ETF發行加速的原因,一方面源于監管對指數基金審批的明顯提速,三季度末有較多指數基金產品集中上市,使得ETF數量和規模出現較大增長;另一方面,在當前市場行情之下,投資者對于指數基金的認可度也在不斷提高,進一步提升了ETF產品的發行熱情。
近年來,ETF申報發行聚焦先進制造、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重點領域,讓活水流入實體經濟,為金融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長期驅動,形成科技、資本與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的生態圈。總體來看,今年新發ETF覆蓋到了以往產品布局上還未涉足的領域,如科創板100ETF,中小成長特征鮮明,與定位大市值的科創50形成差異化,更進一步滿足了投資者的細分需求,完善了ETF生態圈。
寬基指數ETF受資金青睞
盡管三季度市場整體依舊呈現震蕩調整狀態,各大行業主題持續滾動,股票型ETF的市場表現依舊不俗,其中寬基指數ETF更是成為資金加倉的主戰場。
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股票型ETF整體獲得了超2500億元的資金凈流入,雖然部分ETF追蹤的寬基指數三季度整體處于下行區間,但這些ETF依然獲得了資金的青睞,寬基指數ETF“越跌越買”的趨勢十分突出。
具體來看,追蹤滬深300指數的ETF為今年三季度最受資金追捧的對象。滬深300指數三季度下跌近4%,而追蹤該指數的ETF三季度共計獲得了900億元以上的資金凈流入。與之類似,科創50指數今年三季度的跌幅達到了11.67%,而追蹤科創50指數的ETF整體獲得了超500億元的資金凈流入。
此外,中證1000、中證500等寬基指數今年三季度的跌幅也在5%以上,但以這些指數為標的的ETF也獲得了資金抄底,追蹤中證1000指數、中證500指數的ETF三季度合計凈流入金額均在100億元以上。
機構積極布局ETF
面對近期的市場形勢,ETF獲得了諸多機構的積極認購,從近期發行上市的多只ETF前十大基金份額持有人名單中可以看到,包括證券公司、私募基金、公募基金及外資機構在內的眾多機構是其重要買家。
“ETF往往是部分投資者抄底市場的一個利器。雖然三季度市場波動較大,但政策利好出臺比較密集,部分機構為了布局未來的行情,積極申購ETF。”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
基金管理人也在積極布局ETF相關產品。比如,自8月份中證2000指數發布以來,中證2000指數相關產品受到了廣泛關注并成為基金管理人積極布局的重要方向之一。數據顯示,國泰基金、華泰柏瑞基金等15家基金管理人申請設立中證2000ETF相關產品。9月份已有9只中證2000ETF相繼成立,發行份額合計超54億份。
“今年以來A股持續震蕩,與此同時估值性價比已經明顯回升。隨著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逐步推進,境內ETF市場建設不斷完善,ETF產品將吸引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同時,創新類產品將不斷豐富,更好滿足多元化投資需求。”國泰基金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