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是如何劃分的?
在政治經濟學史上,馬克思第一個科學地揭示了資本的本質,并進而將資本區分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恩格斯對此作了高度評價,他說:“這個區別提供了一把解決經濟學上最復雜的問題的鑰匙”(馬克思:《資本論》第2卷,第22頁,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資本是依靠剝削工人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本總是表現為一定的物,但物本身并不天生是資本,只有當它們成為資本家的私人財產,并用來成為剝削雇傭工人的手段、生產出剩余價值時才成為資本。所以從本質上說,資本是被物的外殼所掩蓋的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
作為一種生產關系的資本,總是體現在物品上,通過一定的物表現出來,這種情況使人容易產生一種錯覺,似乎這些物品本身天然就是資本。因而歷史上和當代的資產階級經濟學者把資本說成是同生產工具一起出現的、超越歷史的范疇,否認資本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從而將資本主義解釋成為一種永恒的社會制度。馬克思深刻地批判了這種謬論,指出:“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關系下,他才成為奴隸。紡紗機是紡棉花的機器。只有在一定的關系下,他才成為資本。脫離了這種關系,它也就不是資本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第486頁,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所以“資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會的、屬于一定歷史社會形態的生產關系,它體現在一個物上,并賦予這個物以特有的社會性質”(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第20頁,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資本家的資本概括起來不外兩個部分,即以生產資料形態存在的資本和以勞動力形態存在的資本。馬克思依據這兩部分資本在剩余價值的生產過程中的不同作用,把資本區分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
固定資本、流動資本與不變資本、可變資本之差別是什么?
1、劃分的根據不同。
前者的劃分時根據資本價值周轉方式不同,后者的劃分則是根據資本不同部分在剩余價值生產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2、劃分的內容不同。
不變資本包括用于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資本,而固定資本只包括用于勞動資料的資本。
3、劃分的目的不同。
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的劃分,是為了解釋生產資本的不同部分對資本周轉速度從而對剩余價值數量的不同影響;而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的劃分,則是為了解釋可變資本是剩余價值的真正源泉,從而揭示資本主義剝削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