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能會覺得很奇怪,吳國有孫武、伍子胥這兩位超級軍事家,為什么最終吳國還會被越國滅亡嗎?
(孫武雕像)
【資料圖】
說孫武和伍子胥是超級軍事家,一點兒也不假。孫武的軍事水平,不只是在那時候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在整個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也都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伍子胥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軍事天才,他曾經(jīng)帶領(lǐng)吳國滅掉強大的楚國。楚國被滅,這在楚國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既然孫武和伍子胥都是現(xiàn)象級的人物,可為什么,擁有這兩大超級軍事家的吳國,最終卻敗給越國,并且被越國給滅了呢?
事實上,最初吳國曾在孫武和伍子胥的帶領(lǐng)下,打敗過越國,并且俘虜了勾踐。也就是說,和越國作戰(zhàn),孫武和伍子胥是被證明有能力,也有經(jīng)驗的。可是為什么最終吳國還被越國滅掉呢?
其實,吳國在剛剛打敗越國的時候,吳王夫差就和伍子胥發(fā)生矛盾了。
當時,伍子胥請求夫差殺掉勾踐,并且一鼓作氣攻下越國。但是,夫差并沒有聽伍子胥的話。
夫差之所以沒聽伍子胥的話,有三個原因:一是另一個大臣伯嚭的讒陷。二是夫差對伍子胥的懷疑。三是夫差對伍子胥的忌憚。
大臣伯嚭讒陷伍子胥很好理解。因為他想掌權(quán),就不想讓伍子胥掌權(quán)。所以要讒陷伍子胥。夫差懷疑伍子胥也是有道理的。畢竟伍子胥并不是吳國人,他是因為避仇,才來到吳國的。他到了吳國以后,又帶著吳國的軍隊打敗了自己的祖國,殺戮自己的百姓。
(伍子胥)
夫差覺得,這樣的人,要想讓他對自己很忠誠,是很不容易的。而且,伍子胥后來還把兒子放到齊國去。他這樣做,顯然是對夫差有提防之心,因而夫差對伍子胥不會很相信。
不過,讒陷和猜忌,都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還是夫差忌憚伍子胥。
伍子胥的能力太強大了,他能夠滅掉楚國,能夠輕而易舉地打敗越國。雖說打敗越國和楚國讓夫差高興,但也讓夫差擔憂。萬一伍子胥把自己的江山奪去了,那該怎么辦呢?
夫差這樣的擔心,并非我們的臆想。當初他曾經(jīng)對伍子胥說,要和伍子胥平分江山。夫差為什么會說和伍子胥平分江山這樣的話呢?這個話,是很不合情理的,夫差這樣說,只能有一個解釋,就是夫差想試探伍子胥。如果伍子胥有猶豫,或者爽快地答應(yīng)了,夫差就會非常干脆地把伍子胥殺掉。
這樣的事情,古代的君王是經(jīng)常做的。比如秦孝公在去世的時候,就對商鞅說,想把江山傳給他。秦孝公本來就有兒子秦惠王,他怎么會把江山傳給商鞅呢?他這樣做,無非就是為了試探一下商鞅而已。
夫差非常忌憚伍子胥,這就注定了他不會聽從伍子胥的話。同時,伍子胥活著,對他來說,始終是一個威脅。因此,盡管伍子胥對夫差如此重要,他依然迫不及待地就把伍子胥殺掉了。
(夫差劇照)
伍子胥一死,自然就沒有人提醒夫差應(yīng)該怎樣做,不應(yīng)該怎樣做。沒有人告訴夫差,要怎么規(guī)劃自己的稱霸路線。沒人提醒夫差,應(yīng)該如何提防越國,防止越國死灰復(fù)燃,重新崛起。
有人可能會說,伍子胥就算去世了,還有孫武啊。孫武不是依然是個杰出的軍事家嗎?他帶著吳國軍隊和越國打,照樣可以打敗越國,照樣可以稱霸天下啊。
孫武確實是個非常出色的軍事家。他不但會指揮打仗,懂得在戰(zhàn)場上如何使用謀略。更為關(guān)鍵的是,他還懂戰(zhàn)術(shù)紀律。當年吳王把自己的嬪妃給他,讓他負責訓練。最終,他不惜殺掉兩個妃子,都要維護紀律的事,就已經(jīng)讓我們看出了他的膽識。而吳國最初和越國作戰(zhàn)的時候,也正是因為孫武和伍子胥的珠聯(lián)璧合,才把越國打得那么慘。
不過,伍子胥被夫差殺掉以后,孫武便心灰意冷,趕緊辭官回鄉(xiāng)歸隱避禍。
也正是因為孫武辭官回鄉(xiāng)歸隱了,他才為我們后世留下了作為軍事最經(jīng)典教材的《孫子兵法》。不過寫完《孫子兵法》后,孫武依然心情郁悶,最后郁郁而終。
伍子胥和孫武的死,對于夫差來說,完全是自斷臂膀。最終吳國被重新崛起的越國滅亡,也是夫差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