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和蘋果都搞出了小程序,微信真的把它玩明白了
雖然微信經常被大家吐槽,但不妨礙微信小程序成為一個好文明。
得益于微信上龐大的小程序數量,我們現在無論是衣食住行,還是買藥看病,基本都能夠通過小程序來搞定。。。
而且相比起 APP ,小程序不用下載,不會占用手機存儲空間,啟動速度快,用起來也更加輕巧方便。
可以說是真正做到了輕量化,讓用戶在各種場景下想用就用、用完即走。
這么好用的東西當然也會被模仿借鑒,各大安卓廠商,以及蘋果也都搞出了自己的小程序,想來分一杯羹。
但現實卻是微信把它們都打得找不著北——安卓快應用在 2018 年就有了,蘋果的輕 APP 是在 2020年上線,但這么些年過去了,這兩玩意兒都沒啥聲音。。。
為什么會這樣呢?
首先,安卓和蘋果搞小程序的時間就有點晚,人家微信早在 2016 年就已經發布了小程序的前身“應用號”。
但時間的差距還不是關鍵,彎道超車的例子也有不少,就像智能手機,國產廠商的體驗遙遙領先。
微信之所以能贏,主要就是它真的把小程序給玩明白了,在體驗上完爆安卓和蘋果。
小程序之所以讓那么多人愿意用,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就是找起來很方便。
早在2017年的時候,微信就意識到了做集合入口的重要性,所以在2017年底的更新中加入了一個關鍵改動——下拉呼出小程序界面。
“下拉”這個智能手機時代最符合直覺的操作,讓人可以在第一時間找到小程序,一下子就把曝光度給拉起來了。
數據顯示,小程序于 2017 年底改版之后,在微信上的活躍度和滲透率有了非常明顯的增長。
相比之下,安卓和蘋果的小程序就不太好找了,它們的入口都藏得太深了。。。
快應用雖然有集合入口,但各家安卓廠商都把它藏在應用商店的某個角落。
拿小米手機來舉例好了,想要使用快應用的話,需要到小米應用商店的軟件頁面找到快應用,然后再點擊圖標進入快應用中心,選擇自己想要的快應用。——這個過程一般需要 3 到 4 步操作,挺麻煩的。
輕 APP 這邊呢。。。就壓根找不到入口,甚至在 App Store 中都搜不到這個玩意兒。
因為蘋果打一開始就沒給輕 APP 做入口,果子哥原本的設想是把輕 APP 跟線下場景結合起來,用到的時候可以快速打開,用完就立即關閉,主打的就是一個無感體驗。
而且果子哥為了讓輕 APP 的啟動更方便,還在掃碼的基礎上,增加了 NFC 啟動這個操作。
雖然設想很美好,但現實還是狠狠地打了果子哥的臉。
由于沒有曝光度,很多軟件開發商覺得收益太低,就沒再跟進輕 APP 的開發。
比如網易嚴選,發現沒啥收益之后就停了。。。
而蘋果發現自己在輕 APP 這塊沒啥號召力之后就躺平了,后來的系統更新中都沒提到這個玩意兒,仿佛從來沒有過輕 APP 一樣。。。
除了找起來方便之外,微信小程序用起來也很方便。
由于小程序可以跟微信賬號關聯,所以我們遇到一些需要登錄賬號的場景時,能直接用微信賬號一鍵登錄,這可太省事了——我去奶茶店買杯奶茶從掃碼登錄到點單付款,大概只需要十幾秒就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