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肝硬化腹水?
肝硬化腹水是消化系統疾病,是肝硬化失代償期常見的并發癥之一。
肝硬化時,肝功能損害和門靜脈高壓可導致出現腹水。
腹水可突然出現,或逐漸發生,主要癥狀是腹脹,常常是由于腹圍增大才發現腹水,可伴有足背水腫。其他常見癥狀有乏力、食欲缺乏以及營養狀況差。
肝硬化腹水出現在肝硬化失代償期,需綜合治療,包括休息、治療原發病、控制水和鈉鹽攝入量、合理應用利尿劑、糾正低蛋白血癥。
肝硬化腹水可導致感染、腎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肝硬化腹水患者預后較差,若出現高容量性低鈉血癥和肝腎綜合征,患者預后更差。
有肝功損害及門脈高壓癥候群
(1)全身癥狀 乏力、消瘦、面色晦暗,尿少、下肢水腫。
(2)消化道癥狀 食欲減退、腹脹、胃腸功能紊亂甚至吸收不良綜合征,肝源性糖尿病,可出現多尿、多食等癥狀。
(3)出血傾向及貧血 齒齦出血、鼻衄、紫癜、貧血。
(4)內分泌障礙 蜘蛛痣、肝掌、皮膚色素沉著、女性月經失調、男性乳房發育、腮腺腫大。
(5)低蛋白血癥 雙下肢水腫、尿少、腹腔積液、肝源性胸腔積液。
(6)門脈高壓 脾大、脾功能亢進、門脈側支循環建立、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腹壁靜脈曲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