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端百元的醬酒產品是在原料、釀造工藝、勾兌技術等方面進行了創新改革的“新派醬酒”,與傳統意義上的醬酒要區別對待······
今年以來,百元醬酒聲名鵲起,除了之前的小企業紛紛涉足,就連茅臺、習酒、椰島鹿龜等酒企也推出了百元醬酒產品,努力搶占中低端大眾消費市場。
有業內人士指出,百元醬酒的“風口”已來,今后很長一段時間這個價位段的醬酒市場會迅速擴大,對于廣大消費者來說,百元醬酒會成為新的“消費常態”產品。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百元醬酒的空間已洞開?
在人們的意識中,醬酒因工藝復雜、儲存時間久,加上與茅臺千絲萬縷的關系,決定了其價格居高不下,但在市場多元、消費需求等因素作用下,百元醬酒的生命力進入了新的爆發期。
成立于1999年的煙臺吉民酒水商行總經理路吉民告訴《華夏酒報》記者,從他們眾多的門店酒水消費數據看,一百元左右價位的醬酒非常好賣,因為這個價位更貼近大眾消費,但上到200-300元的醬酒賣起來就比較困難了。
“這個市場是很大的,因為脫離100元的市場就是脫離了人民群眾,這個品類是走不長遠的。”北京正一堂咨詢機構總經理邵伶俐表示。
據了解,過去醬酒瘋狂增長的幾年,國內尤其是貴州的部分中小企業早就涉足百元左右的醬酒產品了,但由于品質參差不齊,這個價格帶的產品引起了行業內的爭議。
貴州醬酒集團市場總監王永剛認為,受經濟下行的影響,百元醬酒市場已經迎來發展的機會。但目前這個市場還很亂,每個產品的品質不一,醬酒廠家缺乏流通渠道運作經驗。所以目前在山東、河南等傳統大眾白酒消費大省,百元醬香銷售形勢不錯。另外,直播電商、抖音等線上平臺,目前百元價位醬酒增長趨勢明顯。
對此,北京君度咨詢總經理云瀟雨表示,由于醬酒市場魚目混珠,有些一兩百元的醬酒品質較差,對消費者造成了很大傷害。針對這種現狀,品牌企業推出性價比更高、品質更有低價醬酒,如茅臺集團推出了156元的臺源醬酒、習酒推出了168元的圓習酒等,對消費者來說是好事。它不但不會擾亂市場,還會將定價低但品質差的醬酒產品淘汰出局。
在濟南道祺商貿公司總經理齊恒慶看來,百元醬酒(前提是醬酒企業的產品)是大勢所趨,疫情后的酒水市場終將是理性消費加健康消費的消費模式。
實際上,百元醬酒的風口給予了很多醬酒品牌發展的機會,但品質穩定、性價比高是長期發展的根本。
貴州國順酒業市場負責人蔡思舉告訴《華夏酒報》記者,在確保品質穩定的基礎上,終端定價80元-120元的醬酒比較好賣,200元往上走量相對少些。
百元醬酒的技術支撐是啥?
當很多人一次面對百元醬酒時,受到傳統思維的影響,首先會對其原料、工藝、時間等產生懷疑。但從消費者和市場的反饋看,這種懷疑似乎很容易被化解。
從吉民酒水代理的兩款不足百元的醬酒產品銷售情況看,消費者普遍反映口感好,復購率高,市場表現好,所以路吉民認為,醬酒工藝盡管復雜一些,畢竟也是糧食發酵的,其成本確實比濃香型、清香型的貴點兒,但不應該高這么多。“現在市場價50-60元的濃香型、清香型光瓶酒,品質也很好,消費者都非常喜歡,所以相同的醬酒成本貴上十塊八塊,終端銷售在一百元左右是能做出來的,甚至可以做到更低的價位。”
“醬香工藝雖然復雜、存儲時間長,但即使賣100多元一瓶,它的成本也是在可控范圍內的。這幾年,醬酒在渠道、終端上的利潤預期遠高于濃香和清香。另外,并不是完全按照坤沙12987工藝、五年儲存而生產出來的醬酒才是好醬酒,有些企業采用了創新工藝,也是純糧食醬酒,喝起來很不錯,所以醬酒的生產成本是可控的,從成本角度講,推百元醬酒是符合市場邏輯的。”北京君度咨詢總經理云瀟雨告訴《華夏酒報》記者。
近些年,很多香型的白酒味道、口感都在發生了變化,明顯的就是入口更舒適。在邵伶俐看來,這正是酒類產品每年都在升級的結果。當前酒企主力產品的鏈條、價格都比較透明,如果有相匹配的純糧固態的酒體,百元醬酒是完全可以做出來的。而且醬酒將來在技術上的突破空間很大,包括產能、儲備、大眾化等現存的很多問題都能得到解決。
市場經濟下,消費者認可的產品就是好產品毋庸置疑,但百元醬酒與傳統意義上的醬酒到底有哪些差距呢?《華夏酒報》總編輯吳賢國認為,真正的坤沙醬酒12987傳統工藝加上五年的儲存期,成本要高達40萬元/噸,即200元/斤。所以,終端百元醬酒產品應該是在原料、釀造工藝、勾兌技術等方面進行了創新改革的“新派醬酒”,兩者要區別對待。
百元醬酒時代的競爭是否會加劇?
在醬酒品牌化以及醬酒化的趨勢下,有人認為,推出百元醬酒會加劇與濃香、清香等香型的競爭。
對此,云瀟雨認為,隨著百元醬酒產品的普及,這個價格帶和很多濃香酒的價格帶開始出現重疊,所以與濃香酒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
路吉民說:“隨著百元醬酒的興起,跟濃香型酒的競爭肯定會更激烈,畢竟酒水市場就這么大的體量。”
而貴州醬酒集團市場總監王永剛則表達了不同的意見。他認為,在百元價位段,醬香與濃香暫時還無法競爭,無法做到像濃香那么精準地開拓市場。
至于百元醬酒會不會加劇與濃香、清香的競爭?邵伶俐強調,市場競爭本身就很殘酷,競爭是肯定存在的。
至于大家為何糾結于醬香與濃香產品競爭問題,這應該是教育認知的問題。因為醬酒的整個價格認知、品質認知以及過去的教育一直是普及高端消費,并沒有系統化地進行從高到低的消費教育。而濃香酒的教育普及,是從低價位教育到高價位,并且是一直在教育,從而造成當前濃香酒與醬香酒相競爭的問題。
“存在的理由不假外求”,在這個創新時刻發生、變化無時不在的今天,不僅是百元醬酒的興起,相信還有更多消費者認可、市場需求的酒類新品會出現。(來源:省酒頭條)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
提示:留言后企業會在24小時內與您聯系!
*姓名: *聯系電話: 留言內容: *驗證碼: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了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該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