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生活經驗,不難理解紳士風度的潛在含義。根據其發展的歷史軌跡來看,紳士風度文化有狹義和廣義的區分。狹義的紳士風度主要是指英國歷史上的紳士階層的行為禮儀。廣義的紳士風度其內容的具體含義以及適用的人群范圍比狹義的紳士風度要大得多。
廣義的紳士風度是現今運用在我們生活之中的男性文化,所以更具有現代意義。要說“紳士風度”這一詞語的內在含義還要從英國的歷史文化說起。接下來,就來了解英國紳士風度的發展歷史和核心內容。
(資料圖)
一、紳士風度源于中世紀歐洲的騎士精神
歐洲中世紀的騎士精神
在歐洲封建王朝統治時期,騎士最早是指一種馬術,隨著戰爭的頻發,騎士階層崛起,他們為國家榮譽而戰,甚至可以舍棄自己的生命。所以這個時期的騎士也代表了一種愛國精神。
在基督教神學思想統治下的歐洲,封建王朝沒有實權,基督教迫切需要一種新的精神力量以方便對人們進行思想的管理。騎士精神一直以來就是貴族和國家精神力量的象征,基督教對騎士精神也做了改良。
隨著底層民眾力量的壯大,這一思想演變成為大眾的精神力量。尤其是歐洲的男性,他們更是將這一思想看作自己行為的標準。在男性與女性的相處過程中,騎士精神要求男性禮讓女性,主動保護女性的生命或是財產安全,這一點和紳士風度里面要求男性對待女性的禮儀原則相似。
都說文化是一脈相承的,英國早期的騎士精神隨著時代的發揚,其代表的精神內涵也逐漸增多,而我們所說的紳士風度就是源于騎士精神的引申概念。
騎士精神與紳士文化的相同點
我們所說的紳士風度,指多個方面,一個是男性的穿衣風格要得體,二是男性的行為舉止要合適,三是男性的道德品行要高,道德品行這一塊也包含了男性對女性的尊重。
紳士風度涉及到的核心觀念多是從這個時期的騎士精神提取,比如紳士風度常講到“女士優先”的禮儀原則就是出自那個時期的騎士精神。到了現代,騎士精神也有了特殊的含義,多是指一個男性對心儀女生的保護行為。
當然,現代的這種思想也不是毫無根據就出現的,因為在早期的英國,女性就是男性應該保護的對象。尤其是近代的歷史中,騎士精神的核心思想內容就包含了男性對女性的禮儀原則。所以說,在某些方面,紳士風度和騎士精神有一定的相似之處。
當代的騎士精神與紳士文化的具體體現
日常生活中,我們所談及到的騎士精神,往往是指一個男性對女性的保護行為。比如說某一個男生是他心愛女孩的騎士。與灰姑娘夢想的白馬王子有一定區別,騎士是男孩對女孩主動守護。白馬王子主要是指男孩的容顏好、背景強大,而騎士可能不具備這些條件。
我們也常常在影視劇中看到優秀的男二,大家都稱呼他們為騎士,女主最終選擇的人才能被稱為王子。紳士風度在當代的運用比較廣泛,在各種的飯局上,有禮貌懂禮儀的男性都會被說具有紳士風度,這就和當代人對紳士風度的理解有很大的關系。
紳士文化雖然是扎根歐洲的土壤孕育而成,但是精神文化不分國界,這種精神文化對于全世界的人們的來說是一種精神共識,所以在很多方面,大家贊揚這種文化并且努力踐行著。
二、英國“紳士”階層的崛起推動了紳士文化的發展
“紳士”,英語gentlemen,在英國文化中代表的名稱較廣
“紳士”一詞用英語表示,就是gentlemen。我們通過很多的經典小說繪發現,這個詞語代表的主要是貴族之下的紳士階層。但是,有些小說中也會用gentlemen這一詞語來形容騎士、或是一些有學識修養的人,還會用來形容貴族的行為禮儀,比如公爵、伯爵、侯爵等。所以綜合起來看,紳士也主要指具有學識修養的人。
紳士階層的崛起原因:土地資源的充分利用
中世紀的歐洲等級制度嚴格,一般來說,只有具有一定財富的人才有出席重要的宴會。自古以來,歌會、舞會就是英國貴族人士交流文化、顯示身份地位的重要場所。能夠出席這樣的場合也是一個人的能力。能夠出席這種場合成為了很多人奮斗的目標。
據說,在英國的封建王朝與基督教會決裂的時間里,國王將原本屬于教會的土地沒收,重新分配。有錢的人可以依據自己的財力購買,通過商業發家致富的紳士階層抓住了這個機會,很多紳士在這個時期擁有了自己的領地。這樣一來,他們雖然在政治地位上沒有貴族高,但是他們的實力就壯大了,而且可以用土地展開新的經濟活動。有了足夠的財力,紳士階層才能夠學習更好的文化知識,對他們而言,物質的富足只是精神富足的基礎。
三、紳士風度的細則
我們從很小的一件事就可以看出一個人是否具有紳士風度。那么就來談一談紳士風度究竟有哪些細則?
首先,男士的紳士風度體現在與人打招呼的過程中,要主動向熟人問好,積極響應他人的熱情。其次,與朋友有約之后不能及時到達必須提前與人交代事情的變化,方便時可以交代原因。
與人交流時,說話要注意分寸,要分時間、地點和場合,不能隨意發言,不要隨意打斷他人的話,別人說話時要耐心聆聽。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與女性朋友相處時要懂得禮讓,尊重女性朋友的人格權利也是一個男性紳士風度的集中體現。
當然,以上內容只是對紳士風度的簡單概括。因為隨著社會生活的繁雜,紳士風度所體現的面也廣了很多。尤其是男性與女性相處的過程中,無一不體現一個男性的紳士風度。比如,下車時男生主動為女生開啟車門就是紳士風度的一種體現,像這樣的例子生活中也是隨處可見。
四、紳士風度與中國文化
雖說,紳士文化是英國的本土文化,但是在世界文化交流的過程中,各個民族的文化被翻譯出來以不同的語言呈現的時候,體現的不僅有這種文化原本的含義,還有該語言形式下的文化特征。比如,紳士風度的實質是指英國的男性文化,但是“紳士”這一詞語本來在中國古代是指一些有地位的鄉紳、學士。
那么為何要用“紳士風度”這一詞語來形容英國的男性文化呢?
從地位上來說,英國的紳士是處于平民和貴族之間的人群,中國的紳士非官非民,也介于中間位置。
再者,中國古代的紳士都具有一定的學識和涵養,他們是時代精神文化的推動者,其作用巨大。英國的紳士也是如此,他們有著較好的生活習慣和文化圈,他們帶動了文化的發展。
最后,就是他們的穿作打扮各個特色,象征的是一個人群的風格。所以,總的來說,英國的紳士和中國古代的紳士具有一定的相似之處。
再言,紳士風度指的是男性的行為禮儀,在漢語中“風度”一詞也主要指的是合乎規范的言談舉止,所以用“紳士風度”一詞更加強調了英國男性文化的標準。所以,從漢語文學的角度來看,“紳士風度”也夾雜了中國古代的歷史文化成分。
五、結語
紳士風度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運用得較多的詞語,我們常用紳士風度去形容一個男性的行為規范和內在的精神氣質。騎士精神是英國的本土文化,從中世紀早期開始,隨著英國的騎士文化發展逐漸衍生出的一種社會大眾對英國男性的認知文化,這種文化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紳士風度。
在英國的歷史上,爵士本是指一個社會階層,這個階層的男性穿衣很講究,大禮帽、西裝、皮鞋是他們的服飾標配。再者,這類的人群有自己固定的生活圈,其文化學識深厚,所以表現出來的行為多是彬彬有禮。在大眾看來,他們的行為特征就應該是社會男性的普遍準則。這樣一來,英國的紳士文化得以延續,并直接塑造了英國整個國家的人文精神。
紳士,在中世紀英國的地位僅次于貴族,所以是介于貴族與平民之間的一個社會階層。在當時,紳士風度也主要指代紳士階層的行為禮儀。
隨著歐洲人文思想的發展,尤其是理性主義思想促進了紳士文化大眾化。經歷了工業革命后的英國,貴族的力量微弱,大眾更加迫切地需要一種新的文化思想,這個時期的紳士文化成為了一種大眾信仰。總的來說,紳士文化的發展軌跡與歐洲騎士精神的發展脈絡相似,也是從一個階層的文化逐漸演變成社會大眾的精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