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絡上關于易中天教授在講座中“大罵”乾隆皇帝被舉報一事傳得沸沸揚揚。大致情況是這樣的:在一次講座中,易中天教授說乾隆是王八蛋,在位60年沒干好事!
沒想到卻被一個名叫“愛新覺羅·燾赤”的大叔給舉報了!據說,這個燾赤是清太祖努爾哈赤長子褚英的后裔。在得知此消息后,他便前往北京市海淀區民委,正式投訴了易中天教授!而海淀區的民委也非常重視這次投訴,并表示會盡快給出答復。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以上便是該事件的大致內容了,當然,這不是我們所關注的重點,作為一個歷史作者來說,所要解決的自然是易中天教授所說的這句話究竟是否有道理!
易中天教授一直以來都是我的偶像,我非常喜歡聽他講述歷史知識,但對于他此次所說的話,我并不表示贊同!
雖然有很多網友都表示易中天教授說得對,乾隆皇帝在位時期啥事不干,就只知道跑到江南去尋歡作樂,就只知道搞什么十全武功等等!當然,也有一些網友認為易中天教授所言有失偏頗!總而言之,說什么的都有!
但其實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并不難,我們只需要來看一下乾隆皇帝在位時期都干了什么就知道了!
我們知道,乾隆是清朝入關之后的第四位皇帝,24歲繼位,在位時間長達60年(實際是63年零四個月)。乾隆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并且在康雍兩位帝王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使得其經濟和文化上都有了很大的發展!
有人說,之所以會有乾隆盛世,那是因為他老爸雍正給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實這也沒有錯,豐盈的國庫確實幫助了乾隆開創盛世,但如果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只是坐吃山空的話,那么這樣的盛世也不會持續太久。
相反,乾隆在位時十分重視社會穩定,關心黎民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錢糧,三免八省漕糧”就是很好的例子。
當然了,也許會有人說,乾隆盛世不過是“泡沫盛世”罷了,水分極大,貧苦百姓依舊很多。當然,這是有道理的,但你知道嗎,在乾隆時期,中國的人口就高達1億多人,這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都是少有的人口數量!
要知道,當時可是封建社會,其社會性質和現在根本不一樣,皇帝雖說是天下的共主,但他真正所能掌控的地區仍舊十分有限。所以,乾隆盛世只能是部分人享有,也是可以理解的。當然,如果在這期間,吏治清明、無戰事,那么百姓的生活相對來說也要好一些!
此外,有人說乾隆的“十全武功”,就是窮兵黷武,耗費民力財力。其實這也沒有錯,但我們不可否認的是,乾隆時期所開展的這些戰爭,對中國的統一有著巨大的歷史意義。比如完善了對西藏地區的統治,并將新疆納入到中國的版圖等等。
所以,你能說乾隆在位時期發動的戰爭只有弊,而無利嗎?
而除了這些以外,乾隆時期的文化、民俗、藝術等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比如我們熟悉的京劇就形成于乾隆年間。
當然了,也許你會說:“你這是在為乾隆皇帝‘正名’嗎?”其實筆者說這些,并非是為乾隆皇帝正名,只是想告訴各位讀者:一定要理智地去看待歷史,雖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但我們在看待歷史的時候,還是要從歷史事實出發!
我們不能說乾隆皇帝在位期間干的都是好事,相反,他也干了不少“壞事”,比如他在位時實行的閉關鎖國政策,嚴重拉大了中國和西方的差距。此外,他鋪張浪費,在六下江南期間花費巨大,從而讓清朝面臨由盛轉衰之局面等等!
因此總的來說,乾隆皇帝在位時期并非沒有干過什么好事情,也不是什么王八蛋!有功,也有過!俗話說:“人無完人”,乾隆縱然是皇帝,但他也是個自然人!
當然了,易中天教授的原話也只是說從他“個人角度”來看,所謂“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因此每個人看待歷史的角度不同,所得出的答案也自然是不同的。
那你們覺得歷史上的乾隆,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皇帝呢?
以上圖文素材均選自網絡,如有錯誤或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