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商周開始,飲酒就已經成為了我國餐桌禮儀上不可缺少的一環。人們的飲酒習慣也慢慢地延續下來,并且形成了地域差異。
在喝酒這一件事情上,各地區基本上誰都不服誰,都說自己本地的人喝酒厲害。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我國喝酒厲害的省份,快來看看,你的家鄉有沒有上榜。
(資料圖片)
01、寒冷的夜晚,不要走上山東人的酒桌
“東北虎,西北狼,喝酒喝不過山東小綿羊”。
山東是孔孟之鄉,奉好客之道。別的地方喝酒是情緒,對于山東人來講,喝酒是禮儀和感情!
山東人喝酒非常講究,落座禮儀,三賓四陪。比如在酒桌上,一般沖門口的位置是主人或者東家的(就是買單請客的人),酒桌上有時戲稱為“莊主”。
這樣的座位安排,讓主人和主陪可以一唱一和,不斷招呼客人喝酒,簡直是一個也跑不掉。武松怒喝十八大碗酒上山打虎也算是基于現實社會基礎上創作了。
在2014年的酒量調查中,山東以日均飲酒中所含83.1ml酒精位居一,成為中國能喝酒的省份。
在《2021白酒消費中國白酒消費洞察報告》中,山東以人均每月飲酒4.4兩上榜,成為中國十大能喝酒的省份。
沒人能清醒的從山東的酒桌上走下來,包括山東人自己。
02、不能喝的,去坐小孩那桌
千年前杜康在河南發明了酒,開啟了我國歷史悠久的酒文化。這樣想來,河南人擅飲算是“根正苗紅”了。
在《2021白酒消費中國白酒消費洞察報告》中,河南省以人均每月飲酒4.9兩,位居第六。數據表明,10個河南人中至少有3個人會飲酒。
河南91歲老奶奶吃席,霸氣吹瓶(老奶奶個人行為,切勿模仿)
河南人喝酒講究不是速度,而是“喝法”,比如據說在河南的酒桌上,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喝“魚頭酒”,意為“頭三尾四,肚七尾八”。
簡單來說就是對照著魚的每一個部位,喝著相應的酒,每一個部位喝幾杯酒都是很有講究的,據當地人說,這程下來,差不多也有108杯酒。
據說,河南人喝酒是50度起步,不能喝的,自覺去小孩那桌。
03、擼串喝酒恰如意大利面拌混凝土
黑龍江位于東北北部,是我國北的省份,和俄羅斯接壤,風俗習慣和俄羅斯也有些相似。
性格直爽的老鐵們喝白酒用大碗干,喝啤酒直接對瓶吹。要小杯小杯的整,無數老鐵搖手拒絕,這不得勁兒!
當然,俗話說“大金鏈子小金表,一天三頓小燒烤”,喝酒擼串是老鐵們的飲食文化之一。在這里,擼串得配啤酒就像是意大利面必須拌42號混凝土,天生絕配。
04、草原雄鷹展翅飛,一個翅膀掛幾杯?
“無論是東北虎,西北狼,還是山東小綿羊,到了內蒙都得躺。”內蒙古人喝酒厲害是出了名的。
外省人來到內蒙古,一反應就是:天蒼蒼,野茫茫,低頭見牛羊。但是內蒙本地人會說:草原雄鷹展翅飛,一個翅膀掛幾杯?
作家老舍先生1961年在內蒙古寫下的一首詩中寫道:“主人好客手抓羊,乳酒酥油色色香。祝福頻頻難盡意,舉杯切切莫相忘”。
因為地域環境,文化的不同,內蒙古人習慣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家中隨時也備著馬奶酒,青稞酒以迎接客人。
不擅喝酒的游客小黑去了此地,時刻牢記絕不喝酒的準則,但祝酒歌輕輕那么一唱,小黑不由自主沉淪在中華兒女天南地北一家親的重逢喜悅中。
主人勸他別多飲,他卻豪爽舉杯,來來來,我還能再喝三百杯!
05、貴州人怎么可能會醉!
貴州是我國的產酒大省,我國醬香白酒的核心產區,也是中國醬香白酒的發源地。
對于喝酒這件事來說,貴州省人民可謂是占盡天時地利。
有人形容說貴州人號稱是“千杯不倒”。雖然運用了夸張修辭手法,但貴州人的酒量的確也不差。
在貴州有喝早酒的習慣,和廣東的早茶文化一樣,他們吃早餐時,會三五成群圍坐,每人點一小瓶白酒,談天說地,開啟新的一天。
貴州人的酒桌文化非常豐富,各種行酒令,斗酒令,“輪莊、走莊”五花八門,所謂“北上廣不相信眼淚、貴州人不承認酒醉”!在2014年的報告中,貴州以日均飲酒中所含酒精48.3ml的位居第三。(來源:酒蟲網)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
提示:留言后企業會在24小時內與您聯系!
*姓名: *聯系電話: 留言內容: *驗證碼: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了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該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