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球煤炭價格大漲,造成了很多國家的電價上漲。目前全球最大的電力來源依然是煤炭。英國最近的電價就比去年同期上漲了7倍。李嘉誠因此成為了大贏家。
(資料圖)
因為李嘉誠控制了英國25%的電力市場。李嘉誠旗下控制了英國多家電力公司。實際上很多人說李嘉誠在英國虧損千億,其實根本是不可能的。因為今年上半年李嘉誠的長和公司盈利還高達170多億。今年全年長和利潤預計超過了400億。
李嘉誠不僅僅沒有虧損,反而他在這一輪的電價上漲、能源急缺成了大贏家。最近許老板的公司出問題,很多人才感嘆還是香港這些富豪厲害。
劉鑾雄就說過,香港富豪基本上都被低估了,那么李嘉誠到底被低估多少?李嘉誠曾經自己親口承認,自己的資產被低估了一倍。不過李嘉誠是一個非常保守的人,他說低估一倍,肯定就不止一倍。
不算上李嘉誠的非上市資產,單單是看他的上市資產,你就可以知道李嘉誠的身家被低估多少了。李嘉誠旗下最核心的兩家上市公司分別是長實集團跟長和集團。這兩家公司一家主營地產,一家主營能源、電力、電訊、港口、零售等等生意。
2015年李嘉誠對之前的長江實業跟和記黃埔進行重組,隨后組成了現在的這兩家公司。目前長實集團的市值是1千多一點點,而長和的市值是不到2千億,也就是說兩家公司的市值加起來才3千億。
長和旗下有控制了電能實業、長江基建等等核心上市公司,組成了李嘉誠整個龐大的商業帝國。如果你刨析長實跟長和的財報,你就知道這兩家公司被低估了多少。
我們要看一個公司的實力,其實不是看市值,而是看公司的凈資產。比如說許老板的公司,總資產非常多,但是負債也是非常多。所以要看一個公司的實力,就必須看凈資產。
李嘉誠的長實總資產為5203億,負債則為1534億,也就是說凈資產高達3600多億。那么長和的數據更加夸張,總資產高達1.2萬多億,而負債則是6千億,也就是說凈資產高達6千多億。
也就是說長實跟長和兩家公司的加起來凈資產就高達1萬億了。這兩家公司的凈資產高達1萬億,但是市值才3千億。
在非疫情影響的年份里面,兩家公司的年利潤總計就超過了700億。說白了公司賺四五年的錢就可以把自己買下了。
因為市值被大大低估,李嘉誠過去3年,不斷密集增持長和跟長實的股份。最近幾天李嘉誠又增持長實了。這兩年李嘉誠增持了上百次的股份。如今李嘉誠父子持股長實股份已經超過了9成,持有長和的股份也超過了7成。說白了這兩家公司幾乎就等于李嘉誠父子的私人公司了。
如果按照凈資產來算身家,那么李嘉誠單單是這兩家公司的凈資產就超過了7千億,這已經足以讓李嘉誠成為全球的十大富豪了。
事實上李嘉誠如此密集增持,估計他早晚都是會學習吳光正把公司私有化了。到時候上萬億的凈資產就裝入李嘉誠的口袋了。最重要的是這不過是李嘉誠的部分資產而已。
李嘉誠每年從兩家公司可以獲得一兩百億的分紅。這些分紅都是進入李嘉誠口袋的現金。如果從1972年李嘉誠的長江實業上市開始算起來,李嘉誠總計拿到的分紅至少得兩三千億了。這些現金李嘉誠多年又繼續拿去投資。投資獲得的利益又繼續拿來投資,不斷重復投資,這些資產至少翻了10倍以上。
李嘉誠曾經說了一個數據,如果你在1972年投資了長江實業1元,那么股價上漲加上分紅,如今你至少可以獲得5千倍的回報。當然李嘉誠自己也是獲得了5千倍的回報。假設李嘉誠那個時候有2億的股票,那么到現在就是變成了1萬億。
如果這么計算的話,李嘉誠公開的資產,加上私人的非上市資產,他的總資產應該在2萬億左右,也就是2千億美元左右。這個數據已經足以讓李嘉誠跟馬斯克、貝佐斯等人比肩了。
關鍵是馬斯克等人的資產都是虛的,都是股票資產,他們手里也沒多少現金。事實上如今世界上真正有錢的富豪,應該就是比爾蓋茨、巴菲特跟李嘉誠了。這三個人才是真正的超級富豪。
馬斯克、貝佐斯這些都是股票富豪,沒多少現金。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持有2千多億美元的現金。比爾蓋茨通過減持微軟的股份,獲得了大約580多億美元的現金。這些現金被比爾蓋茨投資到很多傳統的藍籌股,比爾蓋茨每年單單是分紅就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其實積累財富最大的秘訣就是復利的力量。李嘉誠經商60多年,他30歲就已經年收租1千萬了。這個成就不是一般內地富豪可以相比。很多內地富豪發家才十來年,時間上根本不足夠。再過30年,或許內地才有真正可以超越李嘉誠的富豪,至少現在不可能有。
當然再過30年,李嘉誠家族肯定也會增長,所以除非再出現一個大時代,不然很難出現李嘉誠這樣的富豪了,馬云就曾經說了,李嘉誠這樣的富豪不會再有了。那個時代的香港成就了李嘉誠,而這樣的歷史機遇,在未來的100年內都會再有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