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三十一年,乾隆朝第一位被生前晉封親王的皇子——皇五子永琪,和碩榮親王因病不治去世,而后被葬入了埋葬著皇長子永璜、皇三子永璋的定親王墓,因為永琪的影響更大,所以該陵墓又被稱為榮王墓。
這個埋葬了三位王爺的陵墓被稱為定親王墓、榮王墓都可以理解,可為何后人又將這個陵墓稱為“太子陵”呢?
(相關資料圖)
榮王墓遺址
那么,我們只能從三位皇子的生平入手,探究“太子陵”俗稱的由來。
愛新覺羅·永璜,乾隆皇帝皇長子,生母系沒等到弘歷登基為帝的哲憫皇貴妃。哲憫皇貴妃富察氏在入侍弘歷潛邸的時候只是一個侍妾身份,而且在弘歷繼位的前兩個月病逝,雍正十三年,雍正皇帝駕崩后,弘歷登基為帝,立即下旨將富察氏追封為妃。乾隆十年,又將富察氏追封為皇貴妃,可見乾隆皇帝對其還是很有感情的。
乾隆皇帝劇照
永璜作為乾隆皇帝的長子,在初期備受皇帝重視和厚愛,對其的教育和關愛也較之其他皇子更甚。
愛新覺羅·永璋,乾隆皇帝皇三子,生母系純惠皇貴妃蘇氏,雖然和富察氏一樣,初入弘歷府邸的時候位分并不高,但卻在弘歷登基以后,從嬪位一直晉封為皇貴妃,說明其在乾隆皇帝心中也占據著一定位置。永璋雖不及長兄永璜受寵,但因排位靠前,也是乾隆皇帝甚為重視的皇子之一。
可是,這哥倆或許命不好,又或許是看不透事,乾隆十三年,乾隆皇帝的一生摯愛,原配嫡后孝賢純皇后因病薨逝于南巡途中。永璜和永璋以眾皇子兄長身份被乾隆皇帝委任迎喪事宜,可是,這哥倆對嫡母的薨逝沒有表現出悲痛欲絕的傷感之情,由此惹怒了乾隆皇帝。
孝賢純皇后
富察皇后薨逝的時候,永璜才剛20歲,永璋更是只有13歲,對于一個并非生母的皇后薨逝沒有悲傷表現再正常不過,可是乾隆皇帝對富察皇后是什么感情啊,那可是真心付出感情,用一生來追憶、思念的真愛啊。已經因痛失愛妻而失控了的乾隆皇帝,要求大清上下都應該為富察皇后的薨逝而悲痛欲絕,痛哭流涕,更被提皇子們了。當時,嫡子永璉已經夭亡,永璜和永璋是眾皇子中年齡最長者,他們都不能好好的表現,不能起到帶頭作用,還怎么要求其他皇子和天下子民們悲傷呢。
乾隆皇帝生氣了,后果非常嚴重,不但嚴厲訓斥了兩位皇子,還公開表示了他們將永遠失去成為皇儲的機會。所以,三位皇子的陵墓被稱為“太子陵”和永璜、永璋并沒有關系。
愛新覺羅·永琪,乾隆皇帝皇五子,庶妃珂里葉特氏所出。這位皇子和眾多影視中所演戲的五阿哥一樣,雖然出身不高,但卻因為自幼聰慧、精于書畫,深得乾隆皇帝厚愛。尤其是乾隆十二年,嫡出皇子永琮薨逝,乾隆皇帝兩位嫡出皇子全部夭亡后,更是將全部心思放在了永琪身上。
永琪劇照
乾隆二十八年,乾隆皇帝所在的圓明園九州清晏殿發生大火,21歲的五阿哥永琪不顧自己安危,拖著自己的傷腿沖進宮殿,將乾隆皇帝背出大殿,徹底震撼了皇帝。從那以后,對永琪更是心有所屬,有意將大清皇位傳給永琪。
乾隆三十一年,乾隆皇帝將永琪晉封為榮親王,成為乾隆皇帝在世皇子第一個獲此殊榮的個例,第二次晉封則是在24年以后了。四個月后,永琪身患的附骨蛆病發,不治身亡。乾隆皇帝不勝悲痛,在28年后仍對其念念不忘,對來臣說道:“其時朕視皇五子于諸子中更覺貴重,且漢文、滿語、蒙古語、馬術、騎射及算法等事,并皆嫻習,頗屬意于彼,而示明言,及復因病旋逝。”可見,如果永琪沒有因病薨逝,肯定會被寫入傳位詔書,成為大清皇儲。
在當時,皇儲的設立是秘密進行,并不被外人知曉,乾隆皇帝能將心屬永琪說出,一來是他已經薨逝,并無影響,更重要的是他對永琪確實厚愛,有意將其立為儲君。永琪生前得到乾隆皇帝恩寵,又有乾隆皇帝親口承認,民間自然會將其認定為太子,他所在的陵墓也就成為了“太子陵”。
(參考文獻:《清史稿》、《清史通鑒》、《清高宗實錄》)
關鍵詞: 乾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