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有個很敏感的詞:
(相關資料圖)
偶像。
這半年鬧得沸沸揚揚的某個"飯圈大事件",就是起源于此。
先別撕,今天我們不說那事兒。
先看看偶像的定義是什么吧。
從漢語言文學的角度來說,"偶像"最原始的含義就是指為人所模仿的對象。
往大了分,3類:
一是自然物,二是人造物,三是思想物。
如果你覺得這些解釋太抽象也不要緊,因為到現在為止,"偶像"這個詞基本已經只有第二類指向性被保留下來了。
人造物,比如,明星。
當今的偶像通常指一種職業或身份,也是對藝人的一種稱呼。
那么,所有的藝人都能稱作偶像嗎?
當下的“偶像”,更傾向于指代一種從J-pop文化衍生而來,主要依靠唱跳能力、靚麗外表與個人魅力而受到年輕人崇拜與追捧的藝人。
然而,在二三十年前,答案可能不同。
1998年,導演張一白就給予了中國偶像劇一個不一樣的定義:
《當愛情進行到底》。
作為大陸第一部青春偶像劇,《當愛情進行到底》來得并不算晚。
即便是現在普遍被認為擅長拍攝偶像劇的臺灣,第一部偶像劇也已經是到了2000年7月1日才播出的《麻辣鮮師》。
比大陸晚了2年。
在上世紀90年代,人們最熟悉的還是海巖大哥帶著"深牢大獄"味兒的警視題材劇,或者是"你儂我儂忒煞情多"的瓊瑤劇。
現代愛情?
你說的是王志文和江珊那種嗎?過把癮就死?
太兇殘。
海巖劇的愛情太虐,瓊瑤劇的愛情太酸,其他愛情劇又動輒要死要活,把好好的一種情感塑造得好似洪水猛獸。
有人說,中央戲劇學院戲文系的戲訓是"去愛,去生活,去受傷"。
這個說法可不可考暫且不予追究,但是從中戲戲文系畢業的張一白,確實貫徹了這樣的理念。
1990年,從中戲畢業的張一白被分配到汕頭海洋集團影視中心做編導。
但很快,他就厭倦了無休無止拍專題片的日子。
于是張一白返回北京,借由中央電視臺舉辦的音樂電視大賽,在田震的幫助下,他憑借一部《好大一棵樹》下拿到了銀獎,就這樣開始了自己漫漫MV生涯。
拍攝MV既給了他謀生的資本,又完成了對經驗、生活、資源的原始積累。
而在音樂的誘導下,張一白的腦海里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浪漫念頭。
他想,是時候拍攝一部真正的,屬于年輕人朝氣蓬勃的愛情故事了。
而所謂偶像劇,原本就是為迎合人們內心需求,用緊湊、浪漫的故事情節與帥氣美麗的男女主角為主題,進行藝術表演的一種形式。
與張一白的想法不謀而合。
只是,在那個普遍對"青春偶像"并沒有一個清晰認知的年代,什么樣的演員才能擔任這部劇的主角呢?
在張一白的故事《將愛情進行到底》里,個性要強的男主角楊錚來自偏遠小城,不懂得屈服,但卻又擁有極強的生存能力,在新的環境中也能好好生存,甚至廣受女生的愛慕。
而他本人,專一深情。
這簡直是為李亞鵬量身定做的角色。
出生在新疆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的李亞鵬,就像楊錚一樣來自小城,甚至連要強倔強都如出一轍:1989年他在姨媽居住的合肥市借讀時,因為與校外人發生爭執,發生了很大的糾紛,甚至影響了學業。
而在參與拍攝《將愛情進行到底》時,李亞鵬已經有了相當的經驗。
他的熒幕首秀就是1992年徐耿導演的青春勵志電影《青春作證》,3年后又參與了愛情題材電視劇《北京深秋的故事》的拍攝。
青春、愛情,都有了。
張一白放心大膽地將楊錚這個角色給了李亞鵬。
而女主角,在劇中純真美好如"天使"般的文慧,張一白啟用了北電表演系出身的徐靜蕾。
文慧身上文藝、清純的氣質,與自小就有著書法專長的徐靜蕾相當契合。
在這部劇中被啟用的,還有剛剛踏入演藝圈的廖凡。
對,就是那個用《白日焰火》拿了柏林電影節首個華人影帝的胡子大漢。
N年之后,誰也不知道廖凡身上發生了什么,讓以"青春偶像劇"開張的他,走上了硬漢到底的不歸路。
哦,倒也有例外,《非誠勿擾2》里整了容的建國。
不是太man就是太娘,而在《將愛情進行到底》中,廖凡扮演的雨森只是一個典型的、愛讀書的書生。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于他帶著文人特有的慷慨揚聲說道:
"但這是愛情,不能讓!"
不能讓的愛情,只能,進行到底。
一場由4個男生、2個女生上演的青春偶像劇,將愛情轟轟烈烈、如火如荼地進行了下去。
和后來青春題材作品中放肆宣揚的頹廢、瘋狂,沒有跳樓、輕生、墮胎大相徑庭。
《將愛》有的是校園,操場,接力隊,充滿青春的汗水與力量,積極陽光,蓬勃昂揚。
在與青春有關的故事里插入運動元素,是日式偶像劇與動漫作品中常用的手段。
可惜的是。
在《將愛情進行到底》后,中國偶像劇卻很少有這樣的作品,用某種運動來詮釋青春的意象。
當佳偉為了幫助他心儀的老師而挪用公款,最后走投無路想到自殺,在醫院急救時楊錚、若彤、樂言用接力跑的方式將救命的血送到醫院時,觀眾被震撼了。
什么是青春?
在這一刻,這一場脫離校園操場而發生的接力賽中,所有人都明白了。
你這輩子,有沒有為誰拼過命?
這樣的感覺,就是青春。
而什么是偶像?
這些激勵你想要重返青春、用自己的行為方式喚起你對生活的渴望的人,才應該是偶像。
文/紅豬看電影編輯部:弗若斯貢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除)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