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20時許,某地公安局交警大隊在轄區開展夜查行動過程中,對一輛駕駛白色轎車的司機涂某進行吹氣測試時,酒精測試儀發出了報警聲,結果顯示其體內酒精含量為32mg/100ml,達到酒駕標準。涂某表示感到震驚,并堅稱自己滴酒未沾。
那么,酒精含量從何而來?經過詢問,涂某表示,開車前,自己剛吃了一個雪糕,并向民警提供了雪糕包裝袋。該包裝袋顯示:“本品含有酒精,孕婦及未成年不宜使用。”
(資料圖片)
為了當事人的疑惑,也為了保護當事人的權利,五分鐘后,民警對涂某再次進行吹氣式酒精測試,結果數值顯示為0mg/100ml。
駕駛人驗血結果顯示未檢出乙醇成分。
酒駕知識小科普
吃了什么容易“被酒駕”?
食物:部分食物在制作過程中都會用到黃酒、料酒、啤酒或白酒,因此在這些食物中都存在少量的酒精,如果食用后立即進行酒精測試,則可能會超標,比如豆腐乳、醉蟹(螺、蝦)、啤酒鴨、酒香雞脖、糟雞(肉)、酒釀丸子、酒心巧克力等食物。另外,平時人們在烹調過程中也有很多菜需要加入料酒,而經常食用含糖量高的水果,如蘋果、香蕉、梨等,如儲存不當也會產生酒精成分,一次進食過多的話也有可能導致測試超標。夏天常見的飲品酸梅湯,烏梅在加工或酵母菌發酵過程中會產生低濃度的醇類化合物,也可能會引起酒精測試儀的反應。
藥品:有些同樣因為在其制造和加工過程中會加入一定量的乙醇,也就是酒精,也可能導致“被酒駕”。如藿香正氣水、十滴水、治風濕類疾病的藥酒和糖漿等一些中成藥中就含有乙醇,一些注射液如氫化可的松、尼莫地平、血栓通、尼麥角林、托拉塞米、多西他塞等,某些口腔清新劑、漱口水和花露水中也都含有大量的酒精成分。
被“酒駕”時不要慌
如果駕駛人吃了含糖量比較高的食物,或是吃了有些變質發酵的水果,在交警酒精檢測過程中被測出達到酒駕標準,那該如何處理呢?
首先,這些食物入口后,會有一定的酒精量在口腔中短暫停留。在這個時間里,對其進行呼氣檢測的話,確實會檢測出一定的酒精含量。但這只是短暫的,駕駛人可以說明情況,用清水漱口后再次檢測,通常這個數值馬上會降下來,甚至會歸零。即便短時間內不能歸零,也不要緊。駕駛人可以當場向交警提出異議,要求去醫院做血檢。交警終會以血檢結果作為處理依據。(來源: 中國酒業協會CADA)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
提示:留言后企業會在24小時內與您聯系!
*姓名: *聯系電話: 留言內容: *驗證碼: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了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該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